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王学典语境、*与历史:
义和团运动的近代思想启
义和团 刀枪不入“之谜
义和团的悲剧
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
真的历史向我们走来-5
义和团运动的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时期社会心理
清政府与义和团运动待 
论义和拳运动的社会成因
最新热门    
 
义和拳·民团·义和团

时间:2007-3-10 11:00:01  来源:不详
不遭其惨害”。“各处拳民,众寡不一,旋散旋聚,粮赋差徭一概抗停”(《义和团档案史料》,页16;13—14;15—16;95;45;83;158、279;193;656;402;337;585。)并同“改为民团”者展开了激烈斗争。总之,义和拳的本色,就是坚持反帝反封建。

  一部分撤坛解散,一部分改为民团,一部分恢复为义和拳,实质上,义和团这个组织也就逐步瓦解了。至于少数保留义和团名称或转移到外地者,亦已名存实亡。

  

  (五)结语

  义和拳渊源久远,民团的历史更长,义和团在中国历史上却只昙花一现,来去匆匆,转瞬即逝。义和团如此短命,从外部来说,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相对强大;从内部来说,是这个组织的多种来源,复杂松散,既难以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战斗威力,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义和团的“多源”,一则表现为源于若干大大小小的农民结社;再则表现为源于农民结社与地主民团。做为这两种“多源”来说,反映义和团这个组织全貌的应为后者。

  义和团虽系“多源”,却未全部“同流”。不论是义和拳等结社组织,还是民团武装,都还单独存在着、活动着。它们既同义和团有某些共同之处,又存在着明显区别,乃至某种对抗。

  正因义和团是“多源”,所以,在组织上,各种名号多如雨后春笋;在*上,宗旨不同,各执己见;在行动上,步调不一,各行其事,以至义和团杀白莲教、“团与团亦相仇杀”之类的怪现象接踵发生。

  正因义和团是“多源”,所以,在这个组织中,既充满着农民阶级的落后性,又□漫着地主阶级的封建性。同时,它又表明农民阶级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而地主阶级内部有的派别是爱国的,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

  总之,义和团组织是近代中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