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正文
《拉贝日记》中记载的国
山东将举办首届国际大众
新中国面对国际救援的开
志愿军出“国际洋相”:
世界史及清初中国的内亚
义和团运动100周年国
对义和团运动学术讨论中
义和团运动与国际公正舆
求实探讨融洽交流——义
义和团平原起义100周
最新热门    
 
国际学术思潮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

时间:2007-3-10 11:02:47  来源:不详
本不可思议的。中国科技史的研究成果一方面为历史学家对中国与西方社会发展水平做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客观的参照系统。另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中国科技史的研究为把生产力因素直接引进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洞开了方便之门,也使历史学家对生产力本质有了新的认识,从此他们开始把科学当作一种社会力量来分析自然史与人类史的关系。事实上,一旦历史学家改变了因袭几十年的过于侧重生产关系与土地制度的研究方法,而重新考察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生产关系所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时,的的确确使美国学者发现了中国历史的另一面目:即自宋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处于动态的发展之中,而且对于从11世纪至14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给予了新的评价。马克·埃尔文在《往昔中国的模式》(Mark Elvin,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1973)一书中,在详尽研究中国13世纪农业发展水平(工具、肥料、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与引进以及水利灌溉系统和农业商品化程度)之后,认为中国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农业并率先提出在宋代中国业已发生“农业革命”的新见解。同样基于对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的研究,埃尔文还认为象在农业领域出现革命一样,在中国交通运输、金融与信贷、市场结构及城市化诸领域,同样出现了革命性的变革[(14)]。另位我们前面曾提及过的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特威尔在其《北宋时期中国铁与煤工业的革命(960-1126)》一文中,力求将科技史的研究与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用以判断北宋社会的发展水平。哈特威尔首先对北宋生铁的产量重新做了计量研究并指出,到1078年,生铁年产已达到7万5千吨至15万吨之数,这一产量为1640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生铁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如此高的年产量仅靠伐木烧炭作为燃料是难以为继的。中国人的智慧终于完成了用煤炼铁这一工艺史上的巨大跨步,从而在11世纪实现了英国迟至1540-1640年早期工业化时期才实现的“煤与铁的革命”。哈特威尔从科学技术史角度研究北宋铁与煤的产量以及用煤炼铁工艺出现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北宋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因为生铁的大规模生产是为了迎合社会对生铁的广泛需求而对生铁的需求本身就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活力。反之,生铁及其制品投入生产领域又势必引起社会经济更深层次的变化。所以哈特威尔又在《11世纪中国铁与钢产业发展中的市场、技术与产业结构》以及《中华帝国经济变革的周期》等著作中,进一步论述了中国社会中出现的“商品化”、“城市化”及“工业化”这三个新的倾向[(15)]。而上述三个倾向一般被认为是“近代”社会所应有的特征。宋代的这些新动向,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只有六个世纪以后处于近代早期的西欧的变化才能与之相比。因此,约翰·N.海格尔在其1975年主编的《中国宋代的危机与繁荣》一书的前言中,认为中国的近代的开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