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中国历史 >> 元朝历史 >> 正文
三个皇太后和三个小皇帝
长达三个世纪的鼠疫彻底
新时期教育改革“三个面
战争中的偶然:大风拯救
蒋介石的用人哲学:见人
三个“赤匪”又碰面:斯
刘少奇三个儿女为跨国姻
天翻地覆的1644年:中国
解放战争中中共军队的十
试论直隶义和团运动三个
最新热门    
 
长达三个世纪的鼠疫彻底改变中国文明进程(图)

时间:2009-9-22 9:54:22  来源:网易
地区,距离上一次鼠疫流行,即6世纪中叶开始而于大约200年以后结束的所谓查士丁尼瘟疫(plague of Justinan)已经有600年。在这600年间,不知什么原因,鼠疫在欧洲消失了。现在,来自亚洲的鼠疫卷土重来,整个欧洲的厄运从此开始了。


    我们之所以说是来自亚洲,而不说是来自中国的鼠疫,是因为,在本书第二章,我们推测蒙古草原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形成,可能要追溯到汉代丝绸之路的开辟。起源于热带非洲的鼠疫,经由中东、中亚进入东亚。如是,则中亚地区的鼠疫自然疫源地的形成,有着比蒙古草原鼠疫疫源地更长更悠久的历史。14世纪,蒙古军队的活动、大群商人的往来,扰乱了中亚草原的平静,此地的鼠间鼠疫很容易转化为人间鼠疫。从此角度观察,中亚草原可能是14世纪欧洲大鼠疫的疫源地。

    为什么不将欧洲大鼠疫称为“黑死病”(Black Death)?有一种说法是,欧洲人之所以将鼠疫称作“黑死病”,是因为他们看见患者死时尸体呈黑色。事实上,这一说法并不确切。在我们接触到的文献中,从来未见有此类记载。从上面的引文来看,在西方人的记载中,“疙瘩”仍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症状。在这点上,西方的鼠疫记录者与中国相似,东方与西方之间没有差别。除此之外,在同时代的西方人看来,漫天的“毒雾”是黑色的,它与另一类象征性的动物与人——黑色的马和黑色的巨人——一道,也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黑死病的名称,一般都认为来自1348年。这个名称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可怕的疾病的恐惧:在人们的想象中,一个人骑在一匹黑马上,一个黑色的巨人伴随着,他的头伸到了屋顶上面。

    琼斯·罗尔继续描写道:

    一首芬兰歌曲响起来了,祈求鼠疫赶快离开:乘坐为它准备的黑色的北方马车,到那钢铁般坚硬的山冈上去。丑陋的鼠疫,是寺庙或教堂里的焚烧、埋葬、禁闭和流放。它不仅是一个胡言乱语的流浪汉或盲女人,也是一个骑着一匹黑马的男人,一个驾着一艘三桅帆船的黑人。这个邪恶的流浪者竟然来到了村庄上,它伏在人们的背上,用一把扫帚清扫着庭院,所到之处,人们纷纷死亡。

    坚硬的山冈、北方驰来的黑色的马和大车、盲女人、骑黑马的男人、驾着三桅船的黑人、邪恶的流浪者等等,都构成了鼠疫的象征。恐惧总是和黑色联系在一起的,“浓雾”或“毒雾”构成一个与“黑色”相连的意象。在12~14世纪的中国,文化人对于鼠疫几乎没有反应。他们或是对鼠疫感到恐怖?因恐怖而感到害怕?因害怕而无视这一巨大的灾难?死亡的细节几乎没有被人记载。民间传说中的“七日大雾”是疫区人们某种恐惧心理的变态性反映,可以和西方的传说相吻合。只不过,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在文献中,没有留下更多更详细的记载。

    长达三个世纪的鼠疫,改变了中国文明进程

    长达三个世纪的鼠疫流行到底造成多少人口的死亡?我们该如何评价这场绵延数百年的鼠疫流行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幸运的是,在从1997至2002年的6年中,本书第一作者与他的合作者相继完成中国移民史和中国人口史的研究。与以前的学者不同的是,他们对于官方文献数据的信赖或修正,是建立在对于各个历史时期人口调查、统计及发布制度基础上的。对于各种官方文献中的户口数据,他们都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因此,他们所描绘的各个时期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动,要比以往的学者可靠得多。在这两套专著的基础上,我们才有可能对于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进行尽可能准确的估算。

    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对于中国鼠疫死亡人口的判断要复杂得多。这是因为,欧洲的鼠疫是在和平状态下发生的,从大的方面说,这一时期的死亡人口即是疫死人口。中国的情况不同,12~14世纪是一个血与火交织的世纪,宋金之间、金元之间、宋元之间进行的战争贯穿始终,战争中的人口死亡与鼠疫造成的人口死亡相互混淆,难以作清晰的辨别。

    粗略估计,在从金泰和七年(1207年)至蒙元至元七年(1270年)或稍后的大约七八十年间,北方河南等七区人口损失2500万,南方四川、江西赣州、福建损失人口约1070万,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