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苏洵、苏轼和苏辙功成背
揭秘:中国古代唯一女状
家谱证实:孔令辉为孔子
孔子家谱第5次续修 录入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
孔子77代长孙 首位“奉
孔家后人力挺孔子会武术
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
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辞
孔德成病逝 大陆南宗奉
最新热门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时间:2009-4-6 21:17:08  来源:不详
不知道孔子是谁?这好像不行。历史上的孔子就一个,怎么可以不知?

一、谁在说

孔子当真是如此的“孔子”?古往今来,无数位研读过孔子的后人无不把《论语》视作其最要紧也最本真的文章。但问题却是,在是书之中,孔子是自己在说话吗?不,是“子曰”/“孔子曰”;而且孔子一定就是其中所谓“子曰”/“孔子曰”中的“子”/“孔子”?很难讲。尼采可以说书中的话都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非其本人——他本人则不过只是一位记录者,就像柏拉图写的对话,其实也并不是柏拉图本人在说,而是他笔下的苏格拉底及其学生一类的“角色们”在说一样。因此其中的问题,看来却依然是,《论语》中之所谓“子曰”/“孔子曰”的“子”/“孔子”,难道不会是一个“角色”?若如此,那么他到底要算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呢?

按照《汉书》作者班固的意见,“《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1]——由此看来,所谓“《论语》者”,不过乃是一部对话集或问答录罢了;而且其中以“子曰”/“孔子曰”这种形式留存下来的孔子的话,亦不过是出自仲尼弟子们的追忆与追记——是他们“接闻”或转述(report)“夫子之语也”;很显然,孔子本人并没有直接对我们说;或者可以更干脆地说,在那里,其实他什么都没有说,而只是“述”而非“作”而已。而且即使他本人,对此亦曾如此明确而公开表示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2];同时,就连《中庸》对此亦尝作如是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3]。也就是说,终其一生,孔子似乎什么都没有“作”,只是有所“述”——而其所“述”,则又以“尧舜”为本并以“文武”为其基本边界。此外,甚至孔子还说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4]——反复强调着自己的确什么也没有“作”而只是“多闻”、“多见”或者说“述”。按照《说文》中的解释,“述,循也;作,起也”;换句话说,“述”就是循旧,而“作”就是创始。若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前者盖即所谓“发现”,而后者似为所谓“发明”。而为孔子本人所反复强调着的亦不过在于:我其实并没有什么“创始/发明”(invent),而有的只是一些个“循旧/发现”(discover)罢了。

《论语集注》于“述而不作,信而好古”一句下明确注曰:“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并且说,“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5]。同时,在朱熹看来,孔子的这句话,亦不过是其从《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等古已有之的中国历史典籍中钩沉、爬梳、恢复、发现和传承先王之所谓“旧法”罢了、“传旧而已”,实际上未尝有什么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