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苏洵、苏轼和苏辙功成背
揭秘:中国古代唯一女状
家谱证实:孔令辉为孔子
孔子家谱第5次续修 录入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
孔子77代长孙 首位“奉
孔家后人力挺孔子会武术
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
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辞
孔德成病逝 大陆南宗奉
最新热门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时间:2009-4-6 21:17:08  来源:不详
ucation in the highest sense is philosophy)[10];若用中国古人的话说,它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11],而且又是:“性自命出,命由天降;道始于性,情生于性”[12]——其意思是说,所谓“天命”,就是“性”或者“性情”,而且这种“性”或者“性情”,又是人与生俱来、自然而然、自己如尔、不可移易的天性或禀性(nature)。正所谓“山河易改,禀性难移”,并且这也正是“天道”或者“道”——而“天道”或者“道”,则是不可改变的。正有如董仲舒之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13]于是乎,孔子才要将“畏天命”作为其所谓“君子有三畏”的第一“畏”[14],并且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5]究其实,就是要人从根本上尊重自己的禀性、葆有自己的禀性以及敬畏自己的禀性——因为它本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而且也是不可移易、不可改变的“道”或者“天道”——本文并无意宣传什么宿命论思想。阶级是可以被消灭的、国家也是可以消亡的,但等级——自然的等级,毋庸讳言,必将永远存在下去。正如孟子之所谓“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16]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煌煌宇宙间的所有一切、万事万物之间其所以会有所不同,那是因为“物之情也”,是因为包括人在内的所有一切、万事万物其本身所固有的“情”所导致的——“情”为何物?所谓“情”就是“道”、就是“性”,就是人的不得不由、不得不依、不得不归的“天命”、“天性”或者“禀性”(nature)。不是说“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么?而这个东西却是不可移易、不可改变的。孟子说,这个包括人在内的“物之情也”、这个人与人之间的情的差距,或者相差数倍(倍蓰),或者相差十几倍、上百倍,或者相差成千上万倍。如果您欲想把这偌大的差距整齐划一、等同起来的话,那么整个人间的秩序就要乱套了,整个天下就要大乱了。如果不管大鞋还是小鞋一起都被拿出来卖,而且都被卖上一个价钱的话,那么买者们会如何判释?花上同样的钱,他们是买那双大的还是去买那双小的呢?依本文之见,其实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适合你;也就是说,适合你穿的鞋,就是好鞋,你就应该掏腰包去买。有人说,结婚就像穿鞋,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这句话是对的。至于那个“郑人买履”的故事,故事中的那个“宁信度,无自信也”的郑人之所以可笑就在于,他竟对长在自己身上的一双脚并不自信,而只是相信那个“吾忘持度”的“度”,这自然是十分可笑的了。由此看来,孟子的一番话是颇有道理的,他的比喻也是十分形象、逼真的。而“亚里士多德除了在自然财富和习俗性的财富之间进行区分外,就无法解释清楚钱是什么。他除了在自然的奴隶制和法律上的奴隶制之间进行区分外,就无法解释清楚什么是奴隶制”[17]。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