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苏洵、苏轼和苏辙功成背
揭秘:中国古代唯一女状
家谱证实:孔令辉为孔子
孔子家谱第5次续修 录入
孔子第77代嫡孙女孔德懋
孔子77代长孙 首位“奉
孔家后人力挺孔子会武术
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
孔子第77代嫡孙孔德成辞
孔德成病逝 大陆南宗奉
最新热门    
 
孔子是谁?——读刘小枫先生《尼采是谁?》有感

时间:2009-4-6 21:17:08  来源:不详
文字总量(15921)的近1%,主要有:“问仁”、“问礼”、“问孝”、“问知”、“问耻”、“问政”、“问友”、“问明”、“问死”、“问陈”、“问行”、“问君子”、“问为仁”、“问知礼”、“问为邦”、“问事君”、“问成人”、“问子产”、“问子西”、“问管仲”、“问礼之本”、“问禘之说”、“问事鬼神”、“问善人之道”、“问闻斯行诸”、“问崇德辨惑”……等等等等,诸如此类,林林总总,不一而足。而且其中还有诸多虽无“问”之名而有“问”之实者。放眼过去,信手拈来,真可谓是一曲曲凄美哀婉、愁肠百转的“千万次地问”。

细心的读者定会发现,对弟子们每一次这样的“问”,孔子本人都会“因材施教”、十分审慎地给予回答——即使被问到了同一个问题,他也都会分别给予不同的回答。这自然不免要在弟子们中间造成一定的疑惑甚至混乱。诸如,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这无疑使弟子公西华一时间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对此,孔子说得十分明白:“求也退,故进之;由也进,故退之。”[30]——而这无疑乃是其中最典型的事例,而且是孔子本人亲口交待给我们的。此外,至于其他与此相关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尽管孔门中的众多弟子都是付了学费前来这里学习的[31],但乃师孔子却并不是对他们每个人之所问都要说、都要语或者都要回答的。对此,孔子本人同样说得十分明白:“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32]换言之,孔子之本意寓于微言,非中材以上不能知。小康之世平庸至极,贤圣们会活得百无聊赖。他们的理想与百姓生活间扞格不入——对此,他们心知肚明,但却又不得不明言:“民不可使知,故圣人之为治,常有苦心不能语天下之隐焉。”[33]不管怎样,《论语》中的孔子的确有“政治的声音”,而历史学家与文学家们,却往往是听不见的。当然,这同样没什么好奇怪的,“欺骗或迷惑民众是必须的”——因为他们在“气质上和天性上不宜听”“稀罕的声音”;或者更干脆地说,他们天生就没有长着可以听出这种声音的耳朵。而且这一点又是怪不得别人的,要怪就怪他们自己——怪自己那与生俱来、自然而然、自己如尔、不可移易的禀性或者天性(nature)。“天命之谓性”,没有人可以改变。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34]“不敢”?为什么会“不敢”?这是因为,哲人要对国家负有责任,而且他们“对国家的责任是,尽量使得人民与君王和谐相处”。因而“谎言中便有一种无辜,谎言是对某事有良好信仰的标志”。于是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