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景点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孔子 >> 正文
率部挺进西藏:“佛光将
韦大卫:“告诉蒋介石,
达赖喇嘛的闹剧人生:流
权倾朝野资质绝佳:“女
不是皇帝的皇帝:“皇父
不是皇帝的皇帝:“皇父
揭秘:“四人帮”中有两
李鸿章:“衰世忠臣”在
共和国封疆大吏:“打不
胡耀邦之子:“真理标准
最新热门    
 
流亡:“谋食”、“谋道”及其他

时间:2009-4-6 21:17:12  来源:不详
却认为是十三年,《鲁世家》则更认为是十五年)年之久,最终才又回到自己的故国。综上所述,在孔子一生漫漫长达十几年的周游列国行动中,有哪一次流亡不是被逼出来的,而且又有哪一次流亡不是被当时的民众或者说是“人民”给逼出来的呢?

在哲人尼采看来,“哲学问题首先不在于沉思什么、用何种‘哲学方法’想问题而是如何处置哲人或哲学与人民的关系。哲学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第一性的先于哲学之所思的东西。从这一意义上说,哲学首先而且本质上是政治的。”[32]而“政治(则)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33],“政治是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34];“政治性属于人类生活的基本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政治乃是一种命运;因此人无法逃避政治。政治之无可逃避表现在这样的矛盾中,即如果人们试图取消政治,就必然陷入到无措的境地”[35]——这是“因为人类就其总体而言在生存上是通过政治参与而得以理解的。政治就是命运。”[36]因此“政治事物,或者说人类事物”,“是理解一切事物的关键”[37]——如此看来,也只有从“政治”、从这个“理解一切事物的关键”的角度上看,孔子的周游列国、不断流亡问题才可能得到理解。

我们的确极有可能被太史公司马迁给骗了——因为在《史记》之中,他总是在反复强调着孔子本人似乎是单纯为了“谋食”,甚或也是为了“谋道”才要去不断流亡的——而且仅此两点,也许在他看来,大概便足以欺骗或者蒙蔽掉绝大多数可以欺骗的人吧?但问题却是,他同时也在字里行间暗示了孔子每一次流亡的被迫——第一次是被迫,第二次是被迫,第三次乃至于其他所有次流亡也都是被迫的,也暗示了他在每一次新的流亡开始前的被迫与无奈。由此可见,司马迁的欺骗可能是有意的,而他的不骗或诚实也同样并不是无意的,但这却需要我们通过细读并借助于“字里行间”的阅读(read between the lines)来对此加以诠释和解读,并且关注于其字里行间所可能暗示给我们的每一个最细微的细节。

总之孔子之所以要不断地背井离乡、被迫流亡、长期奔波、周游列国,那是因为此时此刻的他还仅仅只是一位诗人/哲人,或者说是普通的哲人、自然哲人,就像当年年轻的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笔下的名著《云》中的那位苏格拉底——刚刚拜见过第欧提玛时的那一位苏格拉底,尚未“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的苏格拉底,一个多少有点放勒不羁、桀骜不逊,有点不知深浅、不知所以、不知天高地厚甚至于不食人间烟火的苏格拉底;或者说,他仅仅只是一位诗人、哲人、自然哲人而非后来柏拉图笔下、政治哲人的苏格拉底——不管当年流亡的他年龄或年纪到底有多大,司马迁笔下《孔子世家》中流亡的孔子,其实就是这样一位诗人/哲人的孔子,直至他不再流亡;但不流亡的孔子,却已不再仅仅只是一位诗人/哲人——换句话说,惟其如此,其长达十几年的流亡生涯,才算彻底结束。

 << 上一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