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以民为本篇之《圣人无心
以民为本篇之《慈俭处后
以民为本篇之《注重教化
以民为本篇之《处厚居实
以民为本篇之《为官从政
以民为本篇之《横征暴敛
以民为本篇之《小国寡民
以民为本篇之《执守大象
以民为本篇之《以民为本
古文献中的以人为本一词
最新热门    
 
以民为本篇之《以诚待人、取信于民》

时间:2011-05-30 11:59:40  来源:不详
领导好部属,也要树立领导干部的诚信,让大家信任。

    有人总结了个别领导干部不讲诚信的表现:在工作上,他们作风漂浮、弄虚作假,“国务院[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组成。]下文件,一层一层往下念,念完文件进饭店,文件根本不兑现”。在同志关系上,他们缺乏基本的坦诚,或者时时戒备,或者设置陷阱在群众面前,他们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说与做分离。这些诚信道德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注: 影响(之一)yǐngxiǎng【work in concert with;support by coordinated action】∶呼应;策应内外影响,同恶相成。]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使得一些干部只唯上、务虚名、向钱看,不按制度办事,奉行潜规则。另一方面,领导干部不讲诚信,也造成社会诚信道德的丧失。可以说,领导干部的诚信道德状况,直接决定着社会的诚信道德状况。

    为政者最忌讳的就是失去人民的信任。战国时期[注: 战国时期(前475年,一说前403年~前221年),或称战国时代,简称战国,是历史上秦统一中国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商鞅[注: 商鞅(前395年-前338年),战国时代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姬姓,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商鞅的这个做法树立了国家的诚信,从此秦国[注: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传说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走上了富强的道路。商鞅要在秦国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可是在变法刚开始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难题:自己初到秦国,怎样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使他们相信将要推行的新法[注: 新法 拼音: xīn fǎ 解释: 1.新制定的法令。 2.指新的历法。-xinfa]“有令则行,有禁则止”呢?思来想去,他觉得要取得百姓的信任,就必须在全国上下建立起一种守信的风气,所以商鞅决定在新法颁布之前,先做一件小事。第二天,人们发现,咸阳[注: 咸阳市-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渭水穿南,宗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它东邻省会西安,北与甘肃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我国中原地区通往大西北的要冲。]南门城楼前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杆,旁边有两个士兵在宣布,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搬到北门,就赏金十两。可是很多人都不相信,觉得这根木杆并不怎么重,可是却要赏金十两,当官的糊弄人的吧?大家议论纷纷,也没有一个人敢出来试一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