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贵柔不争篇之《反者道动
贵柔不争篇之《强大处下
贵柔不争篇之《弱之胜强
贵柔不争篇之《坚强者死
贵柔不争篇之《以退为进
贵柔不争篇之《有之为利
贵柔不争篇之《以其不争
贵柔不争篇之《不争之争
贵柔不争篇之《上善若水
重读老子的当下意义:处
最新热门    
 
贵柔不争篇之《效法水德、贵柔不争》

时间:2011-06-02 11:21:59  来源:不详

老子[注: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有人说又称老聃。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在《道德经》第1章中由衷地称赞水的美德,他认为水的品行体现了最崇高的“善”。这种善等同于“上德”,具有最为接近于“道”的品质:纯洁明净、甘居幽下、变化无碍、兼容宽厚、方圆自在、动静应时、生生不息、周流不止、滋润万物、利乐无争……老子赞美水的“善”的德行[注: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 德相 ”,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推崇它“不争”的品质,描述它“无尤”的境界,其用意在于以水来比喻领导主体,以“万物”和“众”来比喻领导对象,以七个“善”来比喻领导方法,以“利物”来比喻领导宗旨,以“不争”来比喻领导理念,以“无尤"来比喻领导目标。短短40个字,字里行间蕴涵着精微广大的治国理世思想,展示着他高瞻远瞩的治世利民大略,体现出浓郁宽厚的仁政爱民情怀。这一章通篇闪烁着“善治”光芒,历来为领导者所重视和借鉴。

    首先,心善渊——善养道德,包容万物。

    渊,水深而清澈。水之能容,在于其胸襟宽广;水之能渊,在于其不弃涓流,重视点滴的积累。为细而终成大,兼容百川的奔涌,处下而成其深。水的道德观是“善渊",水的处世观是“不争”,水的价值观是“利万物”。领导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得正确与否,科学与否、牢固与否,与他们的道德修养层次有关。水“心善渊”的特性与马克思[注: 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早期在中国被译为麦喀士,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主义的基本观念是相同的,领导者修养道德,就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使人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执政兴国的需要,这是领导者道德品质的内在要求。老子的道德修养观,就是修“上德"、善德、淳德,这与儒家传统的“仁、义、礼、智、信”有所不同,老子认为“仁义礼智信”、“五德”是“上德”的子系统,是道德滑坡的产物,是后天“有为”的东西。他认为“五德”的修养是层次性、递进式的上升过程,上善、上德才是“渊”的前提和基础。相传孔子[注: 孔子 (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向老子问礼,对老子发出“其犹龙耶”的感叹,因为孔子修的是“五德”,而老子修的是“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