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十八讲(王蒙解读老
鹿邑老子故里旅游景区新
河北省投拍三维动画《老
鹿邑荣膺“中国老子文化
问道老子故里鹿邑:老君
老子的和谐与自然无为思
国家旅游局领导到鹿邑老
宋河老子国学教育基金会
老子生平(图)
时空之旅——走进老子故
最新热门    
 
试论老子《道德经》的大战略意义

时间:2012-2-19 20:24:32  来源:不详
,我无欲而民自朴” 的效果。其他的治国方式,如行仁义而令百姓赞誉、行严刑峻法而令百姓畏惧、行压迫而令百姓造反等,都等而下之。

  老子认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为政者体道治国,当“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如果不能如此,而违背道的原则,妄逞私欲,以苛政扰民,则必将造成如下局面:“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誇。”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这种局面的警示意义在于,要求统治者不以个人的耳目口腹之欲、名利之心,大兴土木,妄夺民时,枉费民力;或者以苛繁的政令、法规,束缚民众手脚,使民动辄得咎;而应该行无为之政、不言之教,以放任主义,令民众自由富足。即如众所周知的老子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三、老子的战争观

  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三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道德经》第67章。

  这是老子对体道者所应当践行原则的一种笼统式概括。

  朱中博、周云亨:《老子的大战略思想研究》,载《国际政治研究》2010年第2期,第162页。

  所谓慈,就是要慈爱民众;所谓俭,是说要清静寡欲,不妄行扰民之政,不放纵私欲;所谓不敢为天下先,是说要谦卑处下。三宝中,慈又是首要之宝。老子看来,战争通常是统治者为满足私欲、逞强好勇所致。“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轻敌在这里不是“骄傲轻敌”的意思,而是指“面是轻易开启战端”。

  “舍慈且勇” 的战争,将会偏离三宝,招致大祸。“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任何战争的发生都必然是大灾难的开始。所以,老子对战争是排斥和厌恶的,认为战争或与战争相关的事物皆是“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是人类社会中不正常的现象,“非君子之口器”, 为有道者所不取。他尤其反对恃大逞强的侵略性战争,认为“强梁者不得其死”,“以兵强天下者,其事好还”, 好战者是不能长久的。这与西方学者格劳秀斯主张限制战争的观点是一致的。

  时殷弘:《国家主权、普遍道德和国际法—格劳秀斯的国际关系思想》,载于时殷弘:《国际政治—理论探究、历史概观、战略思考》,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版,第58-60页。

  老子并反对反侵略性的战争,且在相关篇章里提出过应敌之道。不过,即使对反侵略战争,老子也还是主张“善者果而已”,“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 认为反侵略战争终究是不得已而为之,即使取胜也不应该欢欣鼓舞,庆祝胜利;而应该胜之不美,不骄,不伐,不矜,不强, 以丧礼处之,悲哀莅之;更不应该趁机扩张。这也正是老子在“善者果而已”中,不称胜利为“胜”,而称“果”的原因。

  四、老子以“谦”为核心的外交准则

  在道的玄德中,“处下不争”是重要内容之一。老子认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水最能体现这种品质。政治家立身处世亦当效法这种“谦”的原则,“居善地,心善渊”,像水那样处下不争,深沉无欲。

  阎学通、徐进等著:《王霸天下思想及启迪》,世界知识出版社,第65页。

  故而,在与邻国交往时,奉行处下不争的精神:“大国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