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老子思想价值取向与所谓
老子“人与自然”和谐思
老子:做人要像宇宙一样
首届全国老子学会会长论
国际老子文化周在京举办
“老子文化大讲堂”在明
李富春书法作品展在鹿邑
“纪念老子诞辰2584周年
纪念老子诞辰2584周年拜
中国国际老子文化周在京
最新热门    
 
老子哲学对中国和世界哲学文明的创造性贡献

时间:2013-04-10 12:00:29  来源:不详
的主要派别之一,也是理学各派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chengzhulixue]的“理”,还是宋明道学的“道”,抑或是陆王心学的“心”,说到底都是道家之“道”在起支撑作用。对此,明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廷相早有所论,他说:“老子说道生天地,宋儒谓天地之先只有此理,此乃攺易面目立论耳,与老庄之旨何殊!”可谓一针见血。
二是把老子的“道”理解为“精气”、“元气”,从而演生出中国哲学史上气一元论的哲学路线。把“道”理解为“精气”,依据的是《老子》第二十一章“其中有精”一语,此“精”在老子那里是模糊的,后來稷下道家发挥了这一思想。《管子·內业》说:“凡物之精,此(按:‘此’,乃为‘化’之误,据丁士涵说)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遊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这里明确把“精”看着产生世界万物的本原。那么,“精”为何物?《管子·內业》又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明确把“精”释为精气。后來黄老新道家,又将“精气说”,推到“元气说”,《鶡冠子·泰录篇》言:“故天地成于元气,万物乘(按:‘乘’为‘秉’之误)于天地。”这是明确把“元气”看作天地万物的本原。到了汉代,王充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创立了元气自然论;后来,张载提出“太虛即气”的唯物主义的气本论;王廷相强调“学者必识气本,然后可以论造化”的“气本造化论”;王夫之提出的“絪缊太和,合于一气”的气化论,无不是沿着气一元论的路线,进入中国古代哲学唯物主义的殿堂的。
以上,中国哲学史上两条互相对立的哲学路线的历史形成,追根溯源,无不是从老子哲学中演生出來的,并且都是按照老子创立的道家哲学的格局不断发展演进的。因此,中国古代如果没有老子的哲学智慧,也就没有中国后来哲学发展的客观历程。由此可见,老子的哲学本体论成果,影响多么深远。
(二)《老子》的朴素辩证法理论,对中国乃至世界辩证思维逻辑的建立,影响十分深远
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朴素辩证法大师。人所共知,老子有着无比丰富而深刻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这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命题上:一是强调“有无相生”,二是强调“反者道之动”,三是强调“大小多少”(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这三个命题,构成了老子朴素辩证法的思想体系。
第一,老子所讲的“有无相生”,透霠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原理。其书第二章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这里说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对矛盾,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做“相反”;“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六个概念,亦可用两个字来概括,叫做“相成”。“相反”,强调的是“对立”;“相成”,突出的是“统一”。不难看出,“相反相成”,乃是《老子》关于“对立统一”思想的表达形式,是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深刻流露。
第二,老子所讲的“反者道之动”,透霠了“否定之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