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道德经》第五十章学习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
《道德经》第六十章学习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学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学
《道德经》可解决当代中
《道德经》——新时代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无相
马云读《道德经》:明明
《道德经》三味——做人
最新热门    
 
《道德经》不玄妙、老师引导很关键

时间:2015-05-10 11:21:30  来源:不详

    宿岿岚表示,不可否认人生阅历对理解、体悟经典的作用,但不能因此否定年轻人学习经典的作用。很多知识一定要在孩童时期就开始学习,才会对孩子的未来和人生有好的作用。《道德经》虽然有些文字比较晦涩,但是高中生可以先忽视这些晦涩的文字部分,侧重学习其中简单易懂的慈孝、节俭、谦逊等有关人生修养的部分,以及辩证思想等内容,这些都是初、高中学生可以理解的。

    高中生阶段,正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好好学习《道德经》,了解古代先哲的思维,从而形成自己哲学的思维能力,会让学生大受裨益。”刘艳华说,《道德经》满篇都是名言隽语,意味无穷,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它和高中课本已经选入的《论语》《庄子》《孟子》等名篇,一道构成了先秦文学的艺术风景,充满比喻暗示,境生象外,本身就是造诣很高的文学作品,值得我们去品味。”刘艳华说。

    国学教育与当下文化会有冲突?

    文化应开放包容,给国学一片自由的天空

    随着《弟子规》、《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走进校园,叫好的很多,反对声音也不少。“‘父母在,不远游’这显然与当下社会有脱节,如果父母在,孩子不出远门的话,那社会怎么会有进步、发展?”

    宿岿岚认为出现这样的现象,和家长们对经典学习不够、断章取义有关。“比如‘父母在,不远游’,之后还有‘游必有方’四个字,加在一起,就是‘父母健在,孩子不能到离家很远的地方游学,如果一定要远行,必须让父母知道你去哪里’,以免父母担心。‘不让父母担心’是这句话的核心,‘不远行’不是这句话的重点。很多家长反对孩子学习经典,与他们自身文化修养的局限有关。”

    另外,《三字经》、《弟子规》里说到孩子行为举止方面的规矩,被一些专家认为是摧残孩子的心灵,束缚了孩子天性的做法,认为在传统文化的教育下,只能培养出“奴性”的特质,孩子心中没有平等、进取的需求。宿岿岚认为,这样说有些偏激了,其实是家长把奴化与守礼仪混淆了,分不清孝顺懂礼貌、尊敬长辈,和没有尊严、唯利是图的奴化行为之间的区别。

    刘艳华认为,国学是个大概念,它不是简单的《道德经》或者《论语》,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合。我们要以更开放和包容的心态,面对传统文化,给国学一片自由的天空。

    国学热能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吗?

    还需社会氛围的改善,要假以时日有些教育专家认为,学习国学经典,会提高国人的人文素养。对此宿岿岚表示,学习国学,会提高学生的国学知识,至于是否能提高学生的国学修养,还要看老师、家长、社会是否给学生这样的环境,毕竟知识和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