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历史网 >> 历史名人 >> 历史人物谈 >> 老子 >> 正文
《道德经》第五十章学习
《道德经》第六十章学习
《道德经》不玄妙、老师
《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学
《道德经》第七十二章学
《道德经》可解决当代中
《道德经》——新时代的
道德经第十一章,有无相
马云读《道德经》:明明
《道德经》三味——做人
最新热门    
 
《道德经》第五十六章学习体会

时间:2015-05-10 11:21:33  来源:不详
大"的定义就与"玄"相同。如果对德之道(崇高理想)的解释因人而异,何谈大同?实现大同最终要通过每个人的实际行动,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如此理解,在逻辑上就很严谨了。关于大同社会,儒家历史文献《礼记·礼运》中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对大同社会的具体描述或畅想,与老子所言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更具有操作性和可信性。但是,在中华文化传统语境中,"天下为公"之说有特定的丰富含义,其要义之一是天下的统治者--天子通过禅让继位而不是家族世袭,即国体是共和制而不是君主制。传统儒家主张天子通过禅让继位还是家族世袭,推崇共和制还是君主制,历史早有结论,历代王朝对待儒家思想[注: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但并非指宗教,或以其为宗教而称之为儒教。儒家思想奉孔子为宗师,所以又有称为孔子学说,]的态度是最好的证明。
    世间不只有知者和言者,更多的人分布在在二者之间,或接近知者或靠近言者,也可能是一知半解敢言者,老子对人不做简单的好坏两分。因此,所有人实现和光同尘无法具体表达清楚,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宜,因地而宜,这里也显示出同一性的相对性和差异性的绝对性,即大同小异是永恒的。当玄同社会理想实现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了亲疏,没有了利害关系,也没有了贵贱的差别。"唯与呵"现象也就不存在了,人与人彼此间都是平等的。心灵纯洁的人们肯定都向往这样的社会形态。由此可以从侧面证明,《道经》中第二十章是老子对自己作学问的自述。
    由此可以联想到第三十五章: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乐与饵,过客止。故道之出言,曰:淡呵,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可既。
    可转述为:高举无形的大形象,天下人都会前往。前往就不会受到伤害,安天下于太平盛世。在享乐与引诱面前,停止前往的就是世间匆匆过客。因此,把"道"说出来就淡而无味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到,却能让人受用无穷。
    老子对我们的告诫太深奥了,照他说的做绝对不会后悔的。不要贪图安逸半途而废,不值得为了眼前那么一点儿物质利益或小小成就停止前进步伐,千万别掉队,要相信自己一开始的远大目标没选择错,继续前进,就是将自己的道贯彻下去。道就在每个人日常生活的言行之中,只要你心怀远大理想,为了人类美好未来而努力工作就够了。哪怕只有添砖加瓦的能力,也要时刻把奉献精神牢记在心中,千万别总是为了自己而伤害他人。从另一方面说,老子认为,每个人所见所闻很有限,在天地间,还有一个未知世界等待我们去探寻,只有坚持道,才能受益无穷。人们经验过历史的并不能说明一切,还有需要继续经验的未知世界,已知世界并不能完全代替未知世界。
    老子在这里为价值观做了一个总规定,一切价值观都要服从于最远大的那一个,而且要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一方向迈进。老子在此前提出了"大象无形",虽然没有对大象作定义,但在老子心中,大象蕴涵大道,表现在价值观方面,就是远大理想。本章所讲的"大象"应该是玄同社会,"执大象"更有当今所讲"高举伟大旗帜"的含义,或被一些目光短浅的人生匆匆"过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1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