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50期百姓大学堂楼宇烈…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秦始皇陵之争愈演愈烈:…
最新热门    
 
楼宇烈:下一世纪应实现我们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

时间:2010-2-2 9:17:14  来源:不详
先秦、魏晋。我想如果从中间的魏晋入手就能更好的理解其他两个时期。

 

  毕业留校后不久,我遇到了一个宝贵的机遇,进入了任继愈先生主持的《中国哲学史》编写组。我被分配整理资料,守着那么大一个书库,可以看到从古到今的很多经典文献,于是便开始着手魏晋玄学的研究了。但我发现,玄学家的资料都没有好好整理,非常散乱。于是我考虑如果从正始玄学第一位的王弼入手,通过典籍的整理校释,那么可以给自己的哲学史研究打下一个好的基础,而且我大学时靠旁听加自学,掌握了一些传统的音韵训诂的小学功夫,以及版本、目录、校勘这些现代文献学知识,这些都是研究古典文化的基础,因此我也想在王弼身上做系统的实践。这些工作得到了很多前辈的肯定,到1963年,《王弼集校释》完成了初稿。这个工作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后来我也要求我的学生须从原典入手,最好能够点校注释一本古书,哪怕是一篇古文,这个对自己的训练有很好的作用。

 

  当时整个社会的大环境也发生变化,开始批评厚古薄今,然后是“四清”“文革”,不停地下厂、下乡,在江西鲤鱼洲下放时除了99%的毛选、1%的马列,就只能读《新华字典》了。不过社会的“无字之书”读了不少,也有益处。

 

思维方式不对更可怕

 

  记者:您的治学道路强调的是从文本资料入手的传统方法,那么此时对中国传统文化又有什么整体看法?

 

  楼宇烈:我当时感觉中国文化和西方的文化虽有时代的差异,但根本上是一个类型上的差异,这并不决定谁是先进落后,不应当用一种否定另一种。当时认为中国文化是低级阶段文明的产物,是朴素的、单一的、经验型的、缺乏理性分析的,而马列主义是经过了科学阶段在更高的基础上上建立起来。但是我却一直有一个疑问,如果说我们是朴素的辩证思维,别的是科学的辩证思维,那么怎么能把科学从中分割出来,难道这之间没有联系吗?我觉得两者只是经验上的不自觉与自觉的区分。而且我慢慢体会到这样一个说法,杀鸡焉用牛刀,如果经验范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要提升到理性的角度去解决,非要在理性的角度解决,反而会发生质的变化。所以“文革”时候我讲过,如果脱离具体的运用环境,辩证法就会成为变戏法,怎么说都行。总之,我想人类文化的延续不应该用某些东西完全割断。

 

  记者:改革开放以后,思想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涌入,此时您有没有发生思想信念上的变化?

 

  楼宇烈:信念上谈不上,在思想方法上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但是在吸收比较过后,我还是认为中国哲学的研究应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用另外一个思维方法去研究它,会发生变异,不能把握它内在的结构。原来我认为事情必须明白了才行,最后觉得越明白的,越只是说明一方面的问题。而西方哲学的方法则把语言的功能夸大了,以为语言能说明一切问题,但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很多东西无法用贫乏的语言来表达,甚至这世上可能就存在不可言传、不可思议、永远无法认知的东西。

 

  我记得当时参加了一个中美哲学讨论会,听到一个美国学者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