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第50期百姓大学堂楼宇烈…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四人帮”兴亡》作者…
秦始皇陵之争愈演愈烈:…
最新热门    
 
楼宇烈:下一世纪应实现我们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

时间:2010-2-2 9:17:14  来源:不详
立在非外力的自信基础之上。而且,他们更不和科学对立,因为古代中国根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但我们却接受了这种西方宗教观,一说到佛教就认为它是迷信,比如求神拜菩萨啊,实际上只有接受这种宗教观的知识分子才把求神拜菩萨看得很重,你到老百姓中间去问问那些不识字的、所谓的村夫村妇,“你们相信菩萨会保佑吗?”他们会告诉你当然相信,但是会接着说,如果自己是个坏人,那菩萨肯定是不会保佑的,前提得是做个善人……所以只是从社会功能上看,中国传统宗教和其他任何文化样式一样,都起一个教化作用,儒释道都是塑造人心的有益教化,所以才能三教合流,万善同归,如果我们没有一个正确的宗教观,不接触就排斥,那么何以引导其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呢?

 

为己之学在于

 

求得身心健康,道德完善

 

  记者:说到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一个研究佛教的学者,公众眼中理性的知识分子,是否也会受到其学说的影响,在您的生活中渐顿体悟中领略某种佛学智慧?

 

  楼宇烈:要说没有这种体悟是不真实的。而我从佛教思想中获得的最大启发则是它的“圆融”。佛教讲一切世间善法皆是佛法,又告诉人们并非某一宗教讲的才是无上正等正觉的智慧,如果不信就会走上邪路,而是说要有包容心,要彻底打破认识事物的偏执,即“无一法可说”。正是这样,佛教包容了儒家道家的思想,而我想一切有希望的思想就应该具有这样最大的包容性,这样才能达到最广阔的境地。

 

  记者:您讲到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为学与为人统一的“为己之学”,这是儒家的概念,您是怎么理解的?

 

  楼宇烈:为己之学无非是求得身心健康、道德完善的学问,荀子讲君子之学美其身,即完善自我。儒释道这三教都强调回到本我之中,那是看到了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失去本我。儒家强调保留赤子之心,孟子讲得清楚,“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即把本来的恻隐羞恶之心回复过来。而唐代李翱的《复性书》则是从佛教的禅宗受到启发来阐释儒家的思想,佛家讲回复本来清净的自信,这和孟子讲的,以及老子讲的“复归于婴儿”是完全一样的。正因为如此,佛教才能扎下根来,和中国文化如此密切地结合起来。其实,人的超越都是自我的超越,超越现象的我,回归自我。现在的社会,却是自我的失落,人们没找到原因,继续在现象上兜圈子,没有从现象中走出来看到本我,不知道现象上的“得”也是失,而且是更严重的失落。因此,只有脱离现象上的愉快痛苦,得之不喜,失之不悲,才能回归。

 

不求轰轰烈烈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