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文化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社会 >> 国学文化 >> 正文
张魁兴:汉字之美,是国…
柳庭风静人眠昼:宋词中…
许嘉璐:国学 汉学 交流…
许嘉璐:国学 汉学 交流…
许嘉璐:国学 汉学 交流…
国学毕业生选当公务员 …
国学网推出大型上海世博…
国学中的“民本”思想(…
今夏国学也“高温” 国…
张梦阳:吴冠中眼中的鲁…
最新热门    
 
国学中的“民本”思想——祁志祥教授在上海“东方讲坛”的讲演

时间:2010-7-24 10:30:20  来源:不详
资源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世界通行的普遍价值准则,这就是我国目前已签署加入的22个世界公约;另一个资源就是富有现代生命活力的国学人文精神,它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思想之源。

   

三、“民本”思想有哪些要点?

   

    国学人文精神具有现代活力的闪光思想不一而足,“民本”思想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民本”的完整说法是“民惟邦本”,它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提出来的。

   

    国学人文精神具有现代活力的闪光思想不一而足,“民本”思想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部分。新时期以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成为不断被强调的执政理念;“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成为一再被重申的施政方针;“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的民意调查日益司空见惯。胡锦涛总书记号召:“要时刻关注民生、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呼吁:“让我们的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里,既可看到对西方民主政治文明的借鉴,也可看到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继承。

   

    “民本”概念源自《尚书·虞夏书》:“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夏朝的始祖是大禹。大禹曾留下遗训:人民只可亲近,不可轻视;只有人民才是国家的根基,根基牢固了,国家才安宁。可见,“民本”的完整说法是“民惟邦本”,它是作为一种政治理念提出来的。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民本”思想形成了四个要点:

   

    1、民本是人本,不是天本、神本。夏商时期盛行万物有灵论,人们普遍认为神灵、上帝是存在的,力量无边,最为神圣,所以尊天敬神。夏商的国王做任何事情都要通过巫请示神灵,然后再根据巫传达的神意决定言行。到了周代,情况不同了。人们发现,不是“天”、“神”最高贵,而是“人”、“民”最高贵;国王如果只是尊天敬神,不敬修己德,亵渎、践踏人民,那么,国王的位置就保不牢。《管子》揭示:“霸王所始,以人为本。本安则国固,本乱则国危。”《周书》指出:只有“人”才是“万物之灵”。这个“灵”是“神”的意思。人才是万物中的神灵,最为高贵。《孝经》说:“天地之性人为贵。”过去“人”必须听命于“天”、“神”,周人发现,“天”、“神”的意志都是由人心、民意决定的:“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周书》)“夫民,神之主也。”“神,聪明正直,依人而行。”(《左传》)所以英明的“圣王”总是“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2、民本不是君本。一国之中,看起来君王权力最大,地位最高,其实他的命运和地位是由人民决定的,人民的地位才最高贵。所以《左传》说:“民者君之本。”孟子宣称:“民为贵君为轻。”《战国策》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关于赵威后的。齐王派使者到赵国看望摄政的赵威后。国书还没打开,赵威后就问使者说:“你们齐国的年成还好吗?老百姓的生活还好吗?齐王的身体还不错吧?”齐国使者很不高兴:“我奉我们大王一片好意来看望您,现在您不先问问我们大王的情况,而问什么年成和百姓,岂不是把低贱的放在前面,而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这大概不合礼节吧!”赵威后说:“你错了。如果没有好年成,怎会有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人民不能安居乐业,怎么会有国君的安宁?哪有舍本问末的呢?”这里明确以民为“本”、以君为“末”。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颜斶的。颜斶是齐国有名的高士。一次齐宣王招见他,说:“颜斶,你到我前面来!”颜斶不能容忍齐王对自己的颐指气使,回敬一句:“大王,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10 © www.lsqn.cn www.lsq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