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循吏的演化特征和理政经验

时间:2009-7-24 13:41:47  来源:不详

  循吏,意指奉公守、勤廉施政、出类拔萃的州县级地方官吏,相当于现在市、县两级地方主官。无论是在巩固统治根基、导民化俗、改革创新、安定一方社会方面,还是在群体数量、个体素养、施政能力、理政业绩方面,循吏的表现都堪称一时之最。循吏无疑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主导群体。正是因为循吏的存在,数千年来,老百姓才对政府充满敬仰、依附、归属之情;正是因为循吏的存在,才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厚重的历史积淀;正是因为循吏的存在,才使中国政界始终保持了勤政、廉政、善政、德政、惠政、实政的主流传统和正面典范。应该说,中国古代政府的威严和信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循吏的施政作为、道德教化和人格魅力。本文试图通过对古代循吏的全面系统分析,以期理出其主要的共性特征,总结其积极的理政经验,以资时下地方官员从政之鉴。

  一、循吏盛兴的基本原因

  中国古代循吏的发展具有显的历史阶段性。历朝历代都涌现了一批有作为、有才华、有贡献的循吏。每一阶段的循吏盛兴都有一些共性的规律可循,兹举如下:

  1、政局稳定是循吏盛兴的“维生素”。政权是循吏的基本依托,只有政局平稳,循吏盛兴才有基础和前提。《魏书·良吏传》谓“后之为吏,与世沉浮。”《史·循吏传》云:“承平之世,州县吏谨守法度以修其职业者,实多其人。”皆是此道理。西汉初期,“反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疏阔”,循吏始得以兴盛。”《汉书·循吏传》。李世民“削平乱迹,湔洗污风,唯思稼穑之艰,不以珠玑为宝。以是人知耻格,俗尚贞修,太平之基,率由兹道。”《旧书·良吏〈上〉》。金世宗“承海陵凋之余,休养生息,迄于明昌、承安之间,民物滋殖,循吏迭出焉。”《金史·循吏传》。由此可见,稳定的政局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风,才有循吏的盛兴。

  2、吏治有方是循吏盛兴的“膨胀剂”。古代循吏发展史表明,凡是吏治有方,管理有制,张弛有度,选用有法,循吏必然勃兴。汉宣帝时,“自丞相已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汉书·循吏传》。这段话里包含三种吏治制度:一是任职制度;二是考察制度;三是选拔制度。这套制度对后世影响颇大。《旧唐书》是这样评价的:“汉代命官,重外轻内,郎官出宰百里,郡守入作三公。世祖中兴,尤深吏术,慎选名儒为辅相,不以吏事责功臣;政优则增秩赐金,绩负则论输左校。选任之道,皇汉其优。”唐代“洎天后、玄宗之代,贞、长庆之间,或以卿士大夫涖方州,或以御史、郎官宰畿甸,行古道也。”所以循吏辈出。辽太宗时期,“抚有燕、蓟,任贤使能之道亦略备矣。……时又分遣重臣巡行境内,察贤否而进退之。是以治民、理财、决狱、弭盗,各有其人。”《辽史·能吏传》。这里表明辽太宗创立了巡视制度。刘宋时,“守宰之职,以六期为断,虽没世不徙,未及曩时,而民有所系,吏无苟得。”《宋书·良吏传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