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先秦华夷之辩杂论
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从邦国到王国再到帝国:
先秦时代的民本思潮
先秦秦汉以太原为中心的
2003年先秦史研究动态
论先秦秦汉土地所有制变
论先秦青铜器铭文之制作
先秦时期赋税制度变革与
先秦儒家的农业发展观及
最新热门    
 
论先秦时期的“形式”观念

时间:2009-7-24 13:44:12  来源:不详
们怀着这种普遍的敬畏心理。生活在神所光顾和照看的一切领域。人们把自身交给了神。也就认同了神所赐予的一切际遇。
  是特定的“形式”将人与神和自然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这一时期呈现出“生动、活泼、纯朴和天真”的时代风格。李泽厚赞美。这是“一派生气勃勃、健康成长的童年气派。”
  (二)狞历、庄严形式与王权统治
  商周时代。形式的“形而上”内涵落身到政治王权的统治层面。殷商呈现出的是“狞厉”、“恐怖”的时代风格。西周呈现出的是“庄严”、“肃穆”的时代风格。
  殷代晚期,纹绘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植物、山川、河流纹样已经很少见。占主宰地位的是饕餮纹、夔龙纹和云雷纹。这些图案渲染的是一种威吓、神秘、恐怖的氛围。依照李泽厚的观点。这种纹络风格的使用,反映了的是统治者对王权地位的“肯定与幻想”,这样的纹络,与其看成是神所代表的世界的形象,不如说是强权贵族创造出来的森严的政权形象。人对这种纹络形式产生的不再是过去的神圣的皈依感,而是恐惧、恫吓的服从感。
  周人从商人那里继承了世袭制度,改造了商人的“亲亲”原则为“尊尊”原则,实行“嫡长继承”的宗制,通过分封制和血缘关系加强了统治的牢固性,“制礼作乐”为西周社会等级制度合理化的蒙上一层温情的面纱,但实际上对人民的严酷剥削统治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西周采用的“九贡”“九赋”的剥削条例。把社会财富集中在贵族手里,“立七十一国,姬姓五十三”(《荀子·儒效篇>)。来加强更严密的统治;为显示统治阶级的尊贵,把人民分成很难改动的“十二个等级”(《左传·昭公七年》),精细别出贵贱,规定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越贵。社会弥漫的氛围正如同朝堂上布置得“庄严、肃穆”一样。所渲染的是统治阶级的尊贵和威严。
  商周时期,形式的“形而上”内涵不再是整个世界的形象表征,而是为“一个中心”即王权统治服务的“世间形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式”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进入了理性时代,“形式”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各家各派对社会存在方式的理性见解上。而且贯穿到了他们对审美以及文学艺术形式具体方面。所产生的影响。使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实践。散发出夺目的“人性”光芒。
  (一)百家争鸣与多元理性形式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价值观念纷纷建立,各家各派为乱世开出了自己的救世良方,对于人的理性的追求是他们共同的特点,“理性精神是先秦各派的共同倾向。”因为对社会理性的理解不同。导致他们对形式的文化和艺术见解也不一样,就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儒道两家来说,“多元”特点已经体现得十分明显。
  儒家形式观念:孔子解决纷争的良方是“贵仁”,认为西周以来的纷争不在礼制本身,而是统治者的过于残暴,“苛政猛于虎”(《礼记·檀公下》)所以需要改良;而对于被统治者来讲。就是“泛爱众,以亲仁”(《论语·学而》)。正是因为孔子把善归为主体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服从,主张“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才在他的文论思想中体现出来明显的礼乐教化意味。孔子之所以重视“诗”,是因为它是“立于礼”、“成于乐”(《论语·雍也》),以至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的基础。以此为根本,孔子的“文类形式功能”就得到突显出来,“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孔子看重语言的表达,“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论语·颜渊》),最后的诗歌形态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文质彬彬”(《论语·雍也》)。但是,孔子对于语言也有“单向”理解的误区,“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这就使他的形成“形式”的观念,陷入了从社会到个人。从“理念”到“实践”的逻辑错误。

  孟子主张“仁政”思想,认为人人均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公孙丑上>),从“性善”的人性论出发,要求统治者与民同乐,“与百姓同乐,王矣”(《孟子·梁惠王》),在文论上。孟子认为文学形式的创造成功与否,在于“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的养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