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语丝》:现代散文文体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
科学与人文之间——关于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中国史学现代性演进的“
东亚共同性的复活:历史
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最新热门    
 
现代化的新趋势与历史学的新使命

时间:2009-7-24 13:44:22  来源:不详
族的居民之间建立起沟通、理解的桥梁;同时,在一国内部也使工业化以来的商品交换模式、文化传递模式和医疗卫生保健条件发生革命性的转变。新出现的网上购物、电子家庭,将使大型超级市场和公司陈旧过时;远程教育,虚拟大学、电子图书馆将动摇大学校园的传统地位;信息技术对生物遗传密码的破译和利用,将使人体器官的复制和生命周期的延长成为现实,并使传统的医疗保健技术和观念发生根本性的改观。
  第三,随着网络数字技术全球性扩散所带来的生产力要素在国际空间的快速流动,人类相互依存、整体关联的程度空前加深,全球范围各种文要素的互动、影响开始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由于“有史以来地球上第一次有了瞬间即可分享的信息”[1],过去那种基本由民族国家控制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地域性格局,开始愈来愈大地受到全球信息和资源超越国界流动的冲击、影响。在不自觉地追求资源最佳配置的过程中,整个世界经济由于广泛的国际分工和时空距离的缩小,逐渐联结成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而不同国度、不同地区的文化,也由于全球性交流空间的开拓,逐步发展为一种相互理解、多样共存的文化。在政治领域,超国家的国际组织和国际关系中的非国家行为体,开始发挥着愈来愈大的协调和联络作用。人类的共同利益、发展的人类性开始凸现,并成为现代化新的重要价值取向。
  上述这些变化,概括地反映了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我们所处时代的本质特征,其中信息化及其所推动的全球化,是人类所面临的、从未有过的新变化。它表明:人类目前正在完成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信息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2]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愈来愈大地表现为知识和拥有知识的人才之间的竞争。只有那些对知识经济、新科技革命作出积极回应的民族,才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时代变迁已把知识创新和决定知识创新的人才培养问题提到历史的前台。中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更新观念、变革体制的挑战和选择!
  
  二、大学教育理念的新变化
  
  知识经济的到来,给高等教育提出新的变革要求。世纪之交,大学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功能,由于信息革命的冲击和全球化趋势,已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首先,过去所流行的适用于工业化时期专业分工相对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过去那种以培养株守一隅的狭隘专家为目标的教育模式,正在被培养拥有专业技能,同时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健全完善的人格并能适应社会变化的“通才”所取代。日本从上世纪70年代初已提出培养“世界通用的日本人”的教育目标,强调“没有综合化,就不会产生强大的文化和伟大的人物”。1985年,他们开始实施集科技、文学、经贸、外语于一身的“四合一”人才培养计划,不拘一格地提高人才的总体素质。美国哈大学、斯坦福大学,都把实现文理融合的“通识教育”作为培养能适应时代发展,具有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通才”的有效途径。“通才取胜”,在发达国家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已经付诸实践,并为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经历所证实。美国学者哈里特·朱克曼在《科学界的精英》一书中,对100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作了深入的分析,结论表明:完善的智力和人格结构是这些人共有的心理特征。这些人通常包括渊博的知识、超人的记忆力、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极强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精湛的实验技巧等[3]。
  其次,传统的、单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职能的大学教育,开始向“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目标过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迎接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重要条件。“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4]。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现行大学从根本上改变人才培养的传统理念,实现从单纯的应试教育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创新教育实践的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必要性,不仅来自高科技发展和知识经济到来对创新人才需求的挑战,而且在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压制了创造性才能的发挥”[5]。其中,积久成习的“应试教育”所带来的整个教育内容大幅度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