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新出版的清代档案看天
论清末民营出版业的崛起
华人编辑与《万国公报》
挖掘市场资源,服务文博
编辑说明
编辑说明
编辑说明
编辑说明
编辑说明
关于考古发现的简帛文书
最新热门    
 
编辑出版史论中事实与逻辑的统一

时间:2009-7-24 13:44:24  来源:不详

  摘要:科学领域中任何一门学问都有自己的历史观、理论观。编辑出版学只有确定全面而完整的历史观,理论研究才能够科学地确定其逻辑起点。殷商甲骨卜辞是由编辑刻契版面、复制、收藏传播等不同的角色和程序共同参与创造的文化媒体,它在文化内容和版媒体形式上已完全属于编辑出版活动,称得上是中国编辑出版历史的源头。后来的缣帛写版、竹木刻版、刻石出版、印纸出版与现代化的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同甲骨文版比较起来,可以说都是同质异构或异质异构的版媒介文化载体。

  关键词:编辑出版史;编辑观;甲骨卜辞;印刷出版;电子出版;网络出版
  
  任何一门学问,特别是作为一门现代科学或专业学科,都不能没有自己的历史观。任何事物都是在历史的时空中发生着、存在着和发展着。在科学领域,不能割断研究对象的历史。没有历史的现代正如没有现代的历史一样,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们生活其中的文化世界,倒着往后看是历史,顺着向前看就是未来。“现代”永远如同驱车行驶在文化媒介的隧道中。透过“后视镜”回望媒介隧道的人口,透过前视镜展望媒介隧道的出口,但我们无触摸时空隧道的起始点和终极处,只是永远行驶在现实中,进行着科学的思考、探索和研究。如果有了具体的历史观,科学研究就能够确定其逻辑起点,基本的概念、命题的设立,对事实的判断与推论就有了一定的理论范畴可循,易于寻找出事物演变的规律。譬如中国编辑活动与出版活动的起源问题,分期问题,编辑或出版之本质的规定性问题,基本要素与主要过程问题等,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如何抽象?做出什么样的判断与结论?概括出多少条规律?凡此等等,是否能够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媒介文化大繁荣为标志,即以甲骨卜辞版为标志的狩猎社会向农耕社会转型的商代中后期形成的版文化高潮,作为编辑活动与出版活动的历史起点呢?理编辑出版活动的起源与发展问题,对我们建立科学的编辑出版史观大有裨益。这是关乎整个中国出版文化历史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个“书史”问题。马歇尔·麦克卢汉的传播学中阐述的媒介理论告诉我们,编辑史与出版史应该作如是观。特别是他的《理解媒介》一书,把媒介视为人体的全部感官和神经中枢的文化延伸或智能延伸,使人与人之间能够通过媒介进行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实现精神文化交流。如同物品交换中有了货币一样,文化交流有了媒介,人类就能够在精神上共建共享通往理想天堂的巴别塔了。在媒介发展的历史中,显然扭结着两条线索。一条是思想文化内容演进的线索;另一条是物质载体技术变革的线索。两条线索如何扭结起来不断改进文化媒介,增强传播的力度和效果,这便是编辑学和出版学所要研究的课题。我国有人把媒介称为“内圣外王”的人造物,确实如此。
  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媒介,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有足够的出土文献为证的,要属殷商甲骨卜辞。在《甲骨文合集》收录的15万多片晚商卜辞中,保存了从盘庚迁殷到帝辛败亡273年间的占卜文献。以龟甲兽骨为版体的卜辞文献,是用4600多个不同的汉字符号,按照一定的句法格式、文体规范、版面编排原则、刻契与阅读程序,用娴熟的灼烤与刀笔技术创制出来的,其中包含着已经初步形成的编辑创构媒介的一系列活动与复制传播等出版活动。
  从礼制上讲,甲骨卜辞文献,类乎钟鼎文物,常用于祭祀、庆典、决策宗庙与国事命运等大型礼仪活动,属于国之文器。大多是由国王、史官和巫师等权威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