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从“天父下凡”和“天王
从“唯物史观”到“选择
历史时期中国的鼠疫自然
秦汉时期的“天下之中”
唐宋时期从“村坊制”到
天人感应与宋高宗、秦桧
从“疑古”走向“正古”
从“境地研究”到环境史
从“戏说乾隆”到“胡说
《穷达以时》“天人之分
最新热门    
 
从“天人和谐”论到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

时间:2009-7-24 13:44:28  来源:不详
人物均在这方面有所创建。主要体现在下列几点上:
  1. 认为人与天地共生共处,故应和谐相处
  如儒家学派的鼻祖孔子在其整理的六经之首,《周易•序卦》中就载明:“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在《周易•乾卦》中又载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说明人生于天地之间,应顺应自然。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第25章道家另一代表人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6]卷1《齐物论第二》道家上述论述,也是强调人来自于自然,人与天地万物共生共处,因而人与自然应和谐统一,应遵循自然界的法则。
  2. 认为山、水、林、薮、土地为衣食之源,人生之本,积极主张予以保护
  孔子曾说:“夫山,……草木生焉,众物立焉,飞禽萃焉,走兽休焉,宝藏殖焉,奇夫息焉,育群物而不倦焉,四方并取而不限焉,出云风通气于天地之间,国家以成,是仁者所以乐山也。”他在答另一弟子子贡提问时说:“夫水者,君子彼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观焉尔也。”[7]卷17《杂言》将山水对人类之价值,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充分而形象地揭示了出来。
  又如春秋初年早于孔子的齐国政治家管仲在论及山泽林木的重要价值时就曾说:“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故使民求之,使民籍之,因以给之。”[8]卷23《轻重甲第八十》基于此他力主严加保护,强调要“敬山泽林薮积草,夫财之所出,以时禁发焉”。[8]卷1《立政第四》甚至认为“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8]卷23《轻重甲第八十》
  也是这位管子,在论及土地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时,说得极为明白透彻。他一再说:“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土也。”[8]卷17《禁藏第五十三》“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菀也。”[8]卷14《水地第三十九》因而他将土地提高到执政之根本的高度,强调“地者,政之本也”。[8]卷1《乘马第五》因此,各级统治者都应当对土地严格加以保护。
  除了上述思想使然,古代有“长民者”,甚至坚持要“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不窦泽”[9]《周语下•第三》,即不毁坏山岭,不淤填薮泽,不在河流上修堤坝,不排放沼泽中的水分。因为他们认为“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水之钟也。”[9]《周语下•第三》即认为,山岭是土壤聚集的地方,薮泽是百物繁殖的场所,河川可以畅通水流与调节气候,沼泽可汇聚水分,都有各自的作用。一旦违背了这些方策,就会造成可怕的后果。因而古之圣王慎此之慎。
  3. 从世间万物生生不息之哲学观点出发,提出了对于自然资源养长采用以时的可持续发展之制度设计
  儒家经典之一的《周易》即论:“天地之大德曰生”[10]卷15《系辞下》,又论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10]卷15《系辞下》。这都是揭明世界万物生生不息,世世不绝。而作为自然界组成部分的人类,也必须好生以德,顺应世界万物的生息规律,助其繁荣滋长。同样,道家也持有“天道生生”的观点,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生生不已的。
  正是基于上述观点,所以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就提出了带制度性的意见:不违农时,粮食就会食用不完。不许用编织得致密的渔网进入氵夸池捕鱼,鱼鳖自然会吃不完。让持刀斧的樵夫按照时序进入山林采伐,木材也就会用不完。[注: 《孟子•梁惠王上》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战国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