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辽朝“横帐”考——兼论
略论唐代的南朝化倾向
北朝“三长制”四题
唐朝“庄园”说的产生发
内廷与市场:对唐朝“宫
东晋南朝吴兴沈氏之尚武
宋朝的乡役与乡村“行政
蒙古汗国国号“大朝”考
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以南
南朝时期河东柳氏“东眷
最新热门    
 
南朝“行事”考

时间:2009-7-24 13:44:31  来源:不详

  [摘 要]“行事”是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一项特殊的设置,产生于东晋末年,在刘初年已出现相对固定的称呼。它除“行府州事”之外,还有“行郡事”、“行国事”等类型,与以前的“行某官(事)”及北朝的“行某州事”有显的区别。“行事”是在南朝出镇宗王普遍年幼的情况下设置的,对出镇幼王兼有辅佐和防范的职能。“行事”的设置,对皇权具有两面性的影响。
  [关键词]南朝;“行事”;宗王

  
  “行事”和“典签”是南朝地方行政制度中两项特殊的设置,长期以来,学界研究“典签”较多,对“行事”则很少专门探讨。严耕望先生曾对行事的有关材料作过梳理,并指出行事因幼王出镇或刺史有事而设、多由府之上佐充任、是职而非官、与府主及典签常生矛盾等。另外,陈琳国谈了行事对幼王的限制作用,余行迈、魏向东将行事作为南朝特察制度的一部分作了概述春生考证了宋齐部分宗王不必依赖行事的年龄这些研究对了解“行事”颇有参考价值,但或以列举材料为主,或过于简略,故在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南朝“行事”的渊源、初置、类型及任职特点
  
  一般而言,南朝的“行事”即“行府州事”的简称,而“行……事”这一称呼或任职方式并不始于南朝,在史籍中早已出现。如先时,传说蚩尤残暴,“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舜被尧推举,“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卷1,五帝本纪);周厉王逃走后,“诸侯奉和以行天子事”(卷4,周本纪正义引鲁连子语);鲁定公时,“孔子行相事”(卷33,鲁周公世家);赵武灵王传位于其子何,“惠王(何)初立,行王事”(卷40,楚世家)。这时,“行”的范围还很狭窄,只限于天子、王、相等少数最高权位。至秦、西汉时,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行”的范围也逐渐广泛。在中央,史书中常见的有行丞相事和行御史大夫事,如张汤“数行丞相事”卷59,张汤传),曹窑、冯敬等曾行御史大夫事,另外,行太常事、行宗正事、行廷尉事、行少傅事、行中尉事等也偶有其例;在地方,也开始出现“行”这一任职方式,如秦末赵佗曾行南海尉事、西汉翟方进曾行南阳太守事、王尊曾先后行美阳令事和京兆尹事。东汉时,“行”的事例进一步增多,明显的变化是出现了许多“行某将军事”,如行大将军事、行车骑将军事、行度辽将军事等,多与临时性的军事活动有关。
  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州郡县三级制的形成,开始出现“行某州刺史(事)”。建安十五年(公210年),孙权以步骘行交州刺史,这是史书中关于行刺史的最早记载。此后至西晋末年,时局混乱,范阳王琥曾承制用苟唏行兖州刺史、阎鼎和苟组曾先后行豫州刺史事。东晋时,又有慕容鱿行平州刺史、苏峻任命王舒行扬州刺史事的例子。这时还出现“行(某)州事”或“行州府事”的称呼。如晋惠帝时,交州刺史陶咸死,新昌太守梁硕“迎前刺史修则子湛行州事”(卷89,王谅传);晋明帝时,宁州刺史王逊死,“州人复立逊中子坚行州府事”(卷81,王逊传);晋安帝时,刘裕平洛阳,以毛修之“行司州事”(卷48,毛修之传);徐道期攻陷广州,始兴相刘谦之讨平之,“仍行州事”(卷50,刘康祖传)。这种“行(某)州事”或“行州府事”与“行某州刺史(事)”并无实质的区别,只是中间没有刺史的名号。
  南朝也有各种“行某官(事)”,其中的新变化,无疑是地方行政制度中“行事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