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的现代化与洋务运动
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回顾
从洋务运动的官商矛盾看
第10课  清朝政局的变动
第6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的
小议洋务运动目的的侧重
网络时代整合课程的实践
网络时代整合课程的实践
从洋务运动评价的变迁看
最新热门    
 
那洋务派与传统文化资本的初始陨落——从洋务派的人才观及其取才实践探讨

时间:2009-7-24 13:45:31  来源:不详
的腐朽性进一步暴露,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

  对这一项士子们一向口是心非的“成法”,洋务派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同治十三年,李鸿章就明确指出:“……而小楷试帖,太蹈虚饰,甚非作养人才之道。”[21]后光绪五年,贵州候补道罗应旒在奏折中措辞更为激烈、直接:“然今日之时文、诗赋、小楷,人皆知其无用而不敢轻议”。[22]洋务派对“虚”文的大加鞭挞从反面表现出其所谓“体”的中学主要指经世之学。这从洋务派官员,尤其是几个洋务大员的学术倾向中上可以看出。如曾国藩论学主调和汉宋,且又是近代自强运动的首倡者;李鸿章功利心更重,其幕府“首重经纪庶务之才”;[23]左宗棠曾告诫其长子说:“尔今年小试,原可不必,只要读书明理,讲求做人及经世之学,便是好儿子,不在科举也。”[24]

  当然,注重实用最多的还是表现在对西学的选取上。洋务运动三十多年,从学习语言文字到制船造炮之法到天文算学、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从军工企业到民用企业到航运业、架电线、修铁路,无不是实用思想的推动。这背后的驱动力既包含对陶澍、林则徐经世之学的继承和当时经世学派的努力 [25],更主要的是对西力的恐惧和急切的“退虏”心态。 [26]

  这样,对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时文、诗赋、小楷,甚至不再只是儒学,而是经世之学与西学的体用结合。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中,中学与西学都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固然,中学、西学一直为“本”、“末”所区分,但对中学“蹈虚”不能致用的认识,以及面对紧迫时局士大夫们的束手无策,都使西学在无形中不仅仅限于“末”的位置而被凸显出来。

  二

  洋务派的新式人才观是对传统文化资本的一种强烈冲击,必然会触及传统官绅的利益,因此在实践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与阻碍。洋务派每前进一步都不得不百倍谨慎、瞻前顾后,处境十分艰难。

  首先是同文馆的设立。语言是办理洋务的首要困难。咸丰十年恭亲王奕訢在奏折中认为,与外国交涉,“必先识其性情”,因此请“于八旗中挑选天资聪慧,年在十三四以下者各四、五人,俾资学习”,[27]得到皇帝谕准。同治年(1861)京师同文馆成立。后上海广方言馆和广东同文馆也相继奏请设立。

  但科举对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垄断(也有“异途”出身的士子,然其社会地位较低,特权也小,因此很受歧视。[28])使得士子把生命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压在了读书应试上。因此,为招揽学生,同文馆不得不联系科举,实行了科名奖励制度。这固然还不算先例,在乾隆二十二年俄罗斯馆就已实行,但后有改动,致使“升途稍隘,而学习者渐不如前”,因此奕訢等请准仍“照旧例办理”。[29]

  科名奖励制度还未触及到科举仕进本身,这使学习“夷语”虽然受到士大夫们的鄙弃,但终未受到大的阻碍 [30]。然而,自强运动的进一步开展,使洋务派的取才不可能仅仅停留在翻译人才的培养上,恰恰相反,这只能是第一步。在创办军工企业、仿造轮船的过程中,洋务派很快意识到“若不从根本上用着实工夫,即习学皮毛,仍无俾于实用”, 因此上奏请准添设一馆,专习天文、算学。且不止于此,还要延聘西人为师,又虑及学生“年幼学浅,于汉文文义尚难贯串……只以功力分用,速效难期,若再讲求天文、算学等事,转恐博而不专”,于是把眼光对准了已仕的士子,“招取满汉举人及恩、拔、岁、副、优贡,汉文业已通顺,年在二十以外者……并准令前项正途出身五品以下满汉京外各官”,[31]入馆学习。

  科甲正途官员接受天文、算学的教育,意味着他们拥有的文化资本将不再纯粹,而是有了西学文化资源的加入,这立即给崇奉传统文化资本的绅士们带来了恐慌。以大学士倭仁为代表,顽固派向洋务派发起了攻击,表面上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32]且似乎很宽宏的退一步,说道即便要重天文、算学,也不必延聘洋人。但当洋务派以退为进,请旨准倭仁督饬办理,保举精通天文、算学之人时,以倭仁为首的保守派便偃旗息鼓了 [33]。这场争论事实上是新旧文化资本的冲突,顽固派之一通政使于凌辰的话倒切中了要害,“夫制洋器,造洋船,即不能不学洋学,学洋学即不能不以洋学之精否为人才之用舍。”[34]由此,虽然洋务派取得的胜利有限,但同文馆里对西学课程的正式接纳却有重大意义——在当时正规的官方学堂里中学地位却遭动摇,这自然意味着传统文化资本地位的下降。

  这在事实上已经影响了科举仕进。其实因为传统上的人才与科举几乎是唯一的对应模式,使新式取才必然、也必须触动科举。洋务派也早就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