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
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
毛泽东的历史观论纲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中苏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
浅论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
杨昌济德性伦理观及对青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全党普
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和
彩图说明──★图14  毛
最新热门    
 
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与中苏同盟破裂

时间:2009-7-24 13:45:35  来源:不详
      
    赫鲁晓夫于9月30日到达北京。他此行可能既是要表示对中国战友的尊重并消除他们的疑虑,也是要说服毛泽东接受苏共21大的路线,配合苏联的对外政策。在9月30日的国庆招待会上,尽管周恩来客气地祝贺赫鲁晓夫"作为和平使者"访美取得成功,赫鲁晓夫却按捺不住地暗示中国领导人在对外政策上必须改弦易辙。他声称: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应该永远被摈弃,而且不要企图用武力去"考验资本主义制度"。32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试图说服毛泽东追随苏联的缓和政策。他在台湾、中印冲突等问题上,指责中国采取了"冒险主义"的政策,并称"所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信念和目标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我们在同盟行动上也是紧密联系的"。33
      
    赫鲁晓夫的此类言行引起毛泽东的极度反感,不仅是从理念上,即使从中国当时面临的形势看,毛泽东都很难接受赫鲁晓夫的政策。仅仅美国从1957年开始在台湾部署可以运载核武器的"斗牛士"战术导弹一例,就使毛泽东有足够的理由,拒绝与苏联共同软化对美国的态度。更何况赫鲁晓夫10月1日还告诉毛泽东,苏联已经不打算帮助中国发展核武器。面对这种"美苏妥协"的结果,毛泽东激烈地谴责赫鲁晓夫"有两大怕,一怕帝国主义,二怕中国的共产主义"。他决心拒绝与赫鲁晓夫合作。用他的话说就是,苏联不反美"我们自己反,因为那时形势是美逼我反,我不得不反"。34
      
    中苏首脑会晤以后,重新思考国际问题和中苏关系,一度成为毛泽东关心的重点,而且他开始在党内进行思想动员,为公开批评赫鲁晓夫的对外政策做准备。在后来中共中央举行的一系列讨论国际形势、苏联对外政策以及中苏关系的会议上,毛泽东对有关问题发表了尖锐的评论,并表明他对1956年以来苏联对外政策的担心也是他不赞成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对斯大林的批评的原因之一。351960年4月22日,中共中央利用纪念列宁诞辰90周年,发表了经过毛泽东本人和其他重要领导人讨论修改过的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们对时代、帝国主义、战争与和平、和平共处、和平过渡等理论问题的观点,以批判南斯拉夫为名,尖锐批评了苏联的对外政策及其指导思想。毛泽东显然已经开始将中苏在国际问题上的分歧归结为赫鲁晓夫背离马克思主义。
      
    (三)"大跃进"――危机与裂痕(3)。
      
    1959年10月的中苏首脑会谈是中苏同盟走向衰亡的转折点。从中苏关系演变的脉络看,1959年10月以后中苏矛盾愈演愈烈毋宁说是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后毛泽东与苏共领导人之间的矛盾的总爆发。如果仅仅对1959年发生的纠纷就事论事,中苏同盟的结束至少会被推迟,而且很可能不是以那种剧烈冲突的形式结束。可以肯定地说,1958年毛泽东对形势的判断和在此判断基础上制定的政策及其后果,对中苏同盟的演变影响巨大。
      

    在1957年的莫斯科会议上,毛泽东曾经宣布当今世界形势是"东风压倒西风","我们的天上是一片光明,西方的天上是一片乌云。36那以后毛泽东相信,1958年的形势简直是少有的一派大好。他在批评"观潮派"时说:"他们是好人,就是不懂当前形势的迫切要求,而且问题已经成熟了。"这里所谓"问题"甚至包括中国和苏联谁应该先进入共产主义。37在毛泽东看来,"共产主义精神高涨,这是目前国内形势的显著特点"38有了这样的精神,原定15年超过英国的计划便被毛泽东提前为两年,而且"1962年达到6,000万吨钢,超过美国就不难了"。39这大概可以说是毛泽东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时,对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和他心中的主要目标之所在。
      
    毛泽东这时对国际形势的描述同样是惊世骇俗的。他对来自各种渠道的那些分析美国阵营内部矛盾的报告尤为关注,甚至亲自为他感兴趣的报告或报道加上色彩鲜明的标题,例如《宦乡论西方世界的破裂》、《美国政治气氛向好的方面发展》、《帝国主义内部矛盾重重,主动权操在我们手里》等等,以便宣泄他那难以抑制的豪情壮志。毛泽东在这些报告上的批语表明,他之所以认为"东风压倒西风",是因为帝国主义阵营的形势就是"四分五裂","反动派大恐慌"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