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赫鲁晓夫、毛泽东与中苏
论毛泽东的史学理论贡献
毛泽东的历史观论纲
毛泽东,赫鲁晓夫与中苏
中苏条约与苏联在远东的
浅论毛泽东伦理思想的核
杨昌济德性伦理观及对青
抗战时期毛泽东在全党普
试论抗战时期毛泽东的和
彩图说明──★图14  毛
最新热门    
 
毛泽东的“危机意识”与中苏同盟破裂

时间:2009-7-24 13:45:35  来源:不详
不是"和平共处"。莫斯科会议的结果也证明,当时在"和平共处"的问题上,毛泽东与赫鲁晓夫的分歧仍然是可以调和的。
      
    即使在1958年7月发生的使毛泽东极表震怒的"联合舰队"、"长波电台"等事件,对当时中苏关系的消极影响也在后来的意识形态论战中多少被夸大了一些。49很有可能的是毛泽东几乎全神贯注于他正在进行的共产主义实践,军事合作中的纠纷属局部性问题,而且拟议中的炮击金门仍有可借助苏联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炮击金门后不久来自中国驻苏使馆的报告指出:苏联对大好形势的认识"有所进展",尽管"深度还不足"。报告说赫鲁晓夫几次提到"我们对付战争的正确的态度,即决不害怕战争和不乞求和平","在理解和评价我国在国际斗争中的重大作用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比以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估价",并且"逐步吸收了中国的经验"。毛泽东对苏联这种变化的反应是可想而知的。50他在此后一段时间里的确在强调,对苏联要保持"谦虚的态度"。51
      
    "大跃进"运动在1959年下半年已经露出的败象对毛泽东处理中苏关系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迄今为止,"大跃进"运动对中国外交造成的冲击和影响还没有被中国学术界认真地梳理过。从已经公布的毛泽东在1959年下半年的有关论述中,至少他本人也没有看到"大跃进"给中国的外交和国际地位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反之他不得不同时应付包括来自中共党内和社会主义阵营的怀疑和挑战。
      
    可以想象严重的内忧外患多么严重地加剧了毛泽东的危机感。彭德怀等人不过对"大跃进"运动发表了不同意见,在毛泽东看来这足以证明他们是资产阶级在党内的代表人物。彭德怀的意见书不过有一万个字,在毛泽东的眼里却严重到"把个庐山几乎轰掉了一半",从而证明了那是"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的继续"。52党内的不同意见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狂进攻勾结在一起,就"简直要把个昆仑山脉推下去了"。53
      
    使毛泽东危机感加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苏联领导人公然对"大跃进"运动不以为然。在他看来,赫鲁晓夫那些被认为是影射和攻击人民公社的讲话,既是落井下石,也是火上浇油,而且与彭德怀等人在时间上几乎同步,说轻些也属于"内外呼应"一类。因此当他从《内部参考》上读到赫鲁晓夫7月18日有关苏联公社问题的讲话后,从此怒不可遏。即使随后一期的《内部参考》中的某文标题表明,美国主流媒体正在利用赫鲁晓夫的讲话挑拨中苏关系,毛泽东宁可中"离间计",也不放弃"要向全世界作战"的决心。54他随后开始布署最快在当年秋季、最迟在1960年春季,反击苏联的"反对派和怀疑派"和"向世界宣战",甚至考虑马上在《人民日报》公布赫鲁晓夫那些被认为是"反公社"的言论。55
      
    在分析从庐山会议到赫鲁晓夫访华批评中国对外政策这一时期毛泽东的反应时,有必要指出中苏关系的某些特征。在中共以往的历史中,唯一能够影响它内外政策的大国就是苏联。苏联经常利用它与中共的特殊关系,要求中共服从其对外政策的目标,而这些要求往往酿成中共党内斗争,毛泽东与王明在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的斗争就是相当典型的一例。这场斗争以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毛泽东的政治路线结束,但如果它们采取相反的立场,后果对毛泽东是不堪设想的。后来的整风运动证明,毛泽东充分意识到苏联在中共党内的影响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他只要打算贯彻任何与苏联不同的政策,就必须使中共拉开与苏共的距离,否则就会在党内遇到更大的阻力。
      
    50年代中期,当毛泽东探索与苏联模式可能有区别的中国发展道路时,他便开始在党内批评所谓的"教条主义",指责一些人"盲目"和"机械"地照搬苏联的经验。561957年莫斯科会议以后,为了顺利贯彻"大跃进"政策和相应的对外政策,毛泽东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