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长安的“盛世辉煌”
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
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
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汉昆明池的兴修及其对长
为了京畿之地文物的有效
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
唐长安城毁灭一千一百年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最新热门    
 
唐长安城街鼓考论

时间:2009-7-24 13:45:45  来源:不详
门为玄武门和银汉门),位于玄武门西355米处,距宫城西北角195米【9】。唐在此地置鼓,虽然是出于大明宫警卫安全的考虑,但在政治功用上,它与京城“六街鼓”的报警聚众作用是相同的。
                               二 
   街鼓,又名鼕鼕鼓【7】(卷98,p.3901),有晓鼓与暮鼓(或夜鼓)之分。晓鼓声响标志着长安城一日的开始,而暮鼓声动则意味着白昼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因此,街鼓的响动是长安城特有的一种时间信号,反映着唐代京城生活的正常节奏。比如表现之一,就是京城、宫城、皇城以及宫殿诸门每日的开启与关闭,皆以街鼓之声为依据。《唐六典》卷8《城门郎》载:
承天门击晓鼓,听击钟后一刻,鼓声绝,皇城门开;第一鼕鼕声绝,宫城门及左右延明、乾化门开;第二鼕鼕声绝,宫殿门开。夜第一鼕鼕声绝,宫殿门闭;第二鼕鼕声绝,宫城门闭及左右延明门、皇城门闭。其京城门开闭与皇城门同【12】(卷8,p.186)。
   这就是说,唐代京城、皇城、宫城以及宫门每日的开阖,皆听承天门鼓声的指挥,由此不难看出,承天门街鼓对维系唐代京师长安的时空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宫城、皇城城门开阖的时间,“五更一点出开门”,“日入前五刻出闭门”,京城城门开启较早,“四更一点出开门”,与此相应,城门关闭相对也早,“每去日入前十四刻出闭门”【12】(卷8,p.187)。不惟如此,承天门击鼓,“皆听漏刻契至乃擎;待漏刻所牌到,鼓声乃绝”,完全听命于太史局掌握的漏刻“契”和“所牌”。大致说来,接到太史局的“鼓契”后,承天门开始击鼓,而收到“所牌”后立刻停止。因此,从皇城、宫城以及京城诸门的开闭时间来看,承天门街鼓的背后,体现的是唐太史局“掌知漏刻”的计时制度。
   唐太史局中,置有挈壶正、司辰、漏刻典事、漏刻博士、漏刻生、典钟、典鼓等漏刻官员,负责视漏定刻的昼夜计时工作。漏刻之法,“孔壶为漏,浮箭为刻”。箭有四十八,昼夜共百刻。大致随着四季节气的更替和变化,昼夜长短也相应发生改变。冬至之日,昼漏四十刻,夜漏六十刻。夏至,昼漏六十刻,夜漏四十刻。春分秋分二时,昼夜各五十刻。秋分以后,白昼减少,黑夜增加,“凡九日加一刻”;春分以后,黑夜减少而白昼增加,“九日减一刻”;按照今天昼夜24小时来换算,每刻时间应为14分24秒。另就具体计时而言,尤以夜晚最为重要。“候夜以为更点之节。每夜分为五更,每更分为五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也”【2】(卷43,p.1856)。由于晨昏朦影的关系,在日出前的一段时间天就亮了,而日入后的一段时间天还没有黑,于是古代天象家对昏旦时刻做了明确规定。日出前二刻半为明,日入后二刻半为昏【13】(p.1345)。由此,昼夜的意义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即从旦到昏为昼,从昏到旦为夜。按照十二时制来推算,自黄昏到平旦为夜,共10时,被分为五个时段,即五更或五夜,每隔2时即是交更时分,太史局中的典鼓敲击漏鼓一次,作为夜晚“唱时”的鸣报。每更又分为五点,每点24分钟,则有专职的典钟敲击漏钟,作为夜晚更点的鸣报。
   据此,宫城、皇城城门及宫门“五更一点”的开启时间,按照现在的时间换算,应为凌晨3点24分。关闭时间“日入前五刻”,相当于现在的下午5点48分;京城城门的开启时间,“四更一点”,应为凌晨1点40分,关闭时间“日入前十四刻”,相当于下午3点38分24秒 。
   但是,太子所居东宫殿门的开闭时间与宫城、皇城有所不同。“凡宫殿门,夜漏尽,击漏鼓开;夜漏上水一刻,击漏鼓闭”【12】(卷26,p.477)。我们知道,“夜漏尽”意味着昼漏开始上水,正处于平旦寅时(凌晨5点),东宫殿门即在此时打开;同样,昼漏尽,夜漏开始上水,时间处于黄昏戌时,“上水一刻”即戌时一刻,相当于晚7点14分24秒,东宫殿门此时关闭。此外,东宫“漏刻昼夜惟唱时”,而不击鼓。但若开、闭宫门以及“每夜一更尽,依法击钟鼓”【12】(卷26,p.477),表明东宫诸门的开闭,同样是与太史局主持的漏刻计时工作遥相呼应的。
   前面的讨论表明,晓鼓的声响是与宫城、皇城城门及宫门开启的时间一致的。但从文献记载来看,晓鼓时刻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常常随着季节、天气状况以及政治形势的变化而略有改变。《新唐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