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长安的“盛世辉煌”
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
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
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汉昆明池的兴修及其对长
为了京畿之地文物的有效
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
唐长安城毁灭一千一百年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最新热门    
 
唐长安城街鼓考论

时间:2009-7-24 13:45:45  来源:不详
;                            四  
   李贺《官街鼓》谓:“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6】(卷393,p.4435),街鼓声动成为长安城晨昏报警和城门开闭的信号,自然要对禁夜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唐《监门式》云:“京城每夕分街立铺,持更行夜。鼓声绝,则禁人行;晓鼓声动,即听行。”【19】(卷8,p.172)按照《唐律》的规定,夜鼓过后而晓鼓未至之前,诸人在街上行走,即为犯夜,违反者笞打二十。又《全唐文》卷173载:右金吾卫将军赵宜巡查六街时,发现大理丞徐逖鼓绝后仍在街中行走,遂捕捉押回,并上报有司,请求杖责二十【5】(卷173,p.777)。由此看来,即使大理丞这样的官员,也是不能犯夜的。至于一般的文人学士和庶民百姓,更是惧怕犯禁了。由于这个缘故,文人学士们白天出城访友或郊游,黄昏暮鼓敲响之前必须赶回入城。韩愈有一次出门,回来稍晚,有些紧张,但“才到城门打鼓声”,虽然可以入城,但也破坏了出游的兴致【20】。《太平广记》卷484引《异闻集》载:天宝年间,常州刺史荥阳公之子,“应乡赋秀才举”,居于长安布政里,一日忽遇倡女李娃,“徘徊不能去”,乃与李娃偶坐,“久之日暮,鼓声四动”,李娃的母亲说:“鼓已发矣,当速归,无犯禁”【15】(p.3986),催促书生赶紧回去。同书卷345《裴通远》载:
   唐宪宗葬景陵,都城人士毕至。前集州司马裴通远家在崇贤里,妻女辈亦以车舆纵观於通化门。及归,日晚,驰马骤。至平康北街,有白头妪步走,随车而来,气力殆尽。至天门街,夜鼓时动,车马转速,妪亦忙遽【15】(p.2734)。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外朝的政治功用,承天门街鼓的声响是唐代禁夜制度的标志性信号。唐《宫卫令》曰:“五更三筹,顺天门击鼓,听人行。昼漏尽,顺天门击鼓四百搥讫,闭门。”【19】(卷26,pp.489-490)前已指出,“顺天门”即唐代的外朝承天门。每日晨晓五更三点时分(凌晨4时12分),承天门街鼓响动,城门大开,行人开始自由出入。待昼漏结束的黄昏时刻,承天门击鼓四百搥,京城城门关闭。鼓声再响六百搥后,城内的坊门一律关闭,行人也禁止夜行。正因为如此,裴远通妻女行至天门街时,听到“夜鼓时动”,加快了车马速度,以致担心坊门关闭而不能在街上行走。
即使在长安城内,坊门的开闭也以鼓声为准。按照《宫卫令》的规定,京城门关闭后,“后更击六百搥,坊门皆闭,禁人行”,至凌晨五更二点,“鼓自内发”,坊市门一起打开。居民出了坊外一旦错过了夜鼓时间,宁可忍饥受冻的煎熬一宿,也不愿入坊犯禁。天宝九载(750)夏六月,郑生遇一白衣女子,姓任氏,与之酣饮,“将晓”返回,行至坊门,“门扃未发”,恰好门旁有胡人鬻饼,郑生只好“憇其簾下”,“坐以候鼓”【15】(卷452,p.3693)。十二载冬,布政坊居民张无是,一日行至街中,夜鼓忽绝,坊门关闭,无是无奈,只好在桥下蹲了一宿【15】(卷100,p.673)。从这两则事例来看,玄宗天宝年代,唐代的坊市管理及其反映的禁夜制度极为严格和规范。毫无疑问,街鼓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然,京城街鼓的发展是与长安的兴衰密切相关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中唐以后长安城的坊市管理有所松弛。乃至太和五年(831)出现了街鼓未动而坊门已开,或夜已深而坊门未闭的现象【3】(卷88,p.1576)。尽管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唐末,但是,坊市的发展并没有在实质上冲破街鼓的规范和约束。然自黄巢之乱后,长安城屡遭战火洗礼,宫室、街市破坏不堪,“荆棘满城,狐兔纵横”【8】(卷256,p.8320)。天祐元年(904),汴帅朱全忠指使部属将长安宫室、百司官署以及民间庐舍全部拆毁,官僚、百姓及其资财强行徙往洛阳,长安“遂成丘墟”【8】(卷264,p.8626),设于西京“六街”之街鼓至此宣告罢废,但取而代之的是洛阳的街鼓。以致天祐三年(906)闰十二月,我们看到,掌管皇城警卫的皇城使仍然坚持“鼓声绝后,禁断人行”的禁夜制度【3】(卷78,p.1423)。当时长安已经放弃,洛阳成为新的帝都和京城,城内鼓声鼕鼕,百姓照旧不得夜行。所有这些,显然是长安街鼓的遗风。
          &nb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