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唐代长安的“盛世辉煌”
五代宋元时期古都长安商
唐长孺先生与中国中古史
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
论中国古代里坊制的崩溃
汉昆明池的兴修及其对长
为了京畿之地文物的有效
重新认识大遗址保护中的
唐长安城毁灭一千一百年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最新热门    
 
唐长安城街鼓考论

时间:2009-7-24 13:45:45  来源:不详
sp;                    五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上云:“唐马周始建议置鼕鼕鼓,惟两京有之,后北都亦有鼕鼕鼓,是则京都之制也。”【21】(p.11)故知不惟西京长安、东都洛阳设有街鼓,当时的北都太原府也有街鼓的设置。前引韩愈“朗朗闻街鼓,晨起似朝时”,即是描写太原街鼓的诗句。至于街鼓的管理,受材料所限我们还不楚。但从文献来看,负责京城、六街乃至皇城巡警和治安任务的左右金吾、左右街使和皇城使都参与了街鼓的管理。甚至在维护“鼓声绝后,禁断人行”的禁夜制度上,所谓的“六军”(左右羽林军、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也加入进来【3】(卷78,p.1423)。因此,在街鼓管理的背后,牵涉的是唐代京城的治安、巡逻和防务力量。宋人朱熹曾说:“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城振,坊市门皆启。若有奸盗,自无所容。盖坊内皆常居之民,外面人来皆可知。如宰相武元衡于靖安里门外,分明宰元衡入朝,出靖安里,贼乘暗杀之。亦可见坊门不可胡乱入,只在大官街上被杀了。”【22】(卷90,p.2304)由此可见,长安城街鼓对于防范和打击奸盗,维护和平持久的社会环境起着积极作用,集中体现了唐王朝对于社会安定的考虑 。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晨昏街鼓的报时功能自始至终贯穿于长安的日常生活中。换句话说,长安城每日从早到晚,又从晚到早,都离不开街鼓的声音。一方面,晓鼓声动,京城、宫城及皇城诸门依次开启,接着百官开始上朝,百姓也早起出门,行人车马出没于大街小巷中,整个京城的人口流动随着鼓声的响起拉开了帷幕。另一方面,暮鼓声绝,长安城门、坊门相继关闭,京城的坊巷街衢寂寞无声,官僚百姓的城内活动和城外出行由此结束。因此,比起太史局的漏刻计时来说,街鼓之声由于直接规范着京城官人百姓的起居和出行,因而更为人们所接受。比如何时起床,何时出门,何时出城,又何时入城,何时入坊,这样的时间观念其实正是承天门街鼓规范下禁夜制度许可的合理范围,长安的官僚和百姓们在接受并适应了这样的日常节奏后,他们的生活反而变得更有规律,也更有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晨昏“警众”的街鼓不仅调节着京城生活的正常节奏,而且也对长安居民的城内生活和城外活动也有规范,对维系大唐帝国的时空秩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立平.试论鼓在唐代市场管理中的作用【J】.中华文史论丛,1987(2、3).
【2】刘昫. 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王溥. 唐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
【4】钱易. 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董诰. 全唐文【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6】彭定求.全唐诗【Z】.北京:中华书局,1960.
【7】欧阳修. 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8】司马光. 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9】李健超. 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西安:三出版社,1996.
【10】王仲荦. 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11】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李林甫. 大唐六典【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13】陈遵妫. 中国天文学史(第三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14】程大昌. 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5】李昉. 太平广记【Z】.北京:中华书局,1961.
【16】【日】平冈武夫.唐代的长安与洛阳地图【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7】王钦若. 册府元龟【Z】.北京:中华书局,1960.
【18】王应麟. 玉海【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
【19】长孙无忌. 唐律疏议【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0】黄正建. 韩愈日常生活研究【A】.唐研究(第四卷)【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1】宋敏求.春明退朝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