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论日本历史上的三次法律
抗战时期苏联对华的三次
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三次
太平天国败亡的集体心理
层级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
广州三次大型合作办展的
地方博物馆要办出自己的
第19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第17课  第三次科技革命
图3  有关集体农庄的一
最新热门    
 
三次集体出洋之比较:晚清官员走向世界的轨迹

时间:2009-7-24 13:45:52  来源:不详
界之举。① 
 
在蒲安臣使团出洋二十年之后的这批晚清官员集体出洋,又跨出了近代中国人走向世界新的一步,至少打破了好几项历史纪录。 
 
首先,这次出使的全部是中国官员,清政府破天荒地第一次为中央各部保举出国的官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选拔考试。这次考试完全不同于以往的科举考试,考试由总理衙门主持,在同文馆举行。考试内容不考“四书五经”和八股诗文,而只作关于边防、史地、外交、洋务方面的策论。考试于1887 年6 月12 —13 日举行,由总理衙门大臣曾纪泽等亲自出题、监考、阅卷。吏、户、礼、刑、兵、工六部共保送了76 名官员,实际应考者54 人,经笔试初步录取28 人。第一名是兵部郎中傅云龙,其试卷《记明代以来与西洋交涉大略》还被刊登在1887 年10 月28 日《申报》的头版头条。初试录取之28名官员又经总理衙门大臣面试“, 观其器识”,然后再向皇帝引见。最后由光绪皇帝亲自用朱笔圈定傅云龙等12 人为钦定海外游历使。如果对这些人作个数量分析的话,可发现以下特点:他们都是科举正途出身,其中进士9 名、监生3 名;都是中央六部五六品中级官员(如五品郎中、员外郎,六品主事) ,而且基本上都是候补官员;籍贯以江浙籍居多,年龄大多三四十岁。 
其次,清政府同时派遣12 名海外游历使,分赴亚洲、欧洲、南北美洲的二三十个国家,进行为期两年的游历考察,最远到达南美洲的智利和加勒比海古巴等国,其路程之远及所到国家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 
总理衙门把12 名海外游历使及其随员、译员,分成5 个组,分别派赴亚洲、欧洲、南北美洲,指定重点游历的国家已有美、英、法、日等21 个国家。而实际上根据游历使们的报告和游记,他们所到的国家已大大超过这个数字。举傅云龙一组为例,他们先到日本考察6个月后,乘船横渡太平洋到美国,又乘火车横穿美国。 
然后到加拿大游历,回到美国,又乘船赴古巴考察。然后经加勒比海的海地、多米尼加和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到秘鲁游历。又绕道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到达巴西游历,然后经西印度群岛回到美国作第三次考察,再乘火车横贯美国东西部到旧金山,乘船再次横渡太平洋到日本又作5 个月考察才坐船回到上海。傅云龙一行此次游历自1887 年9 月2 日从北京启程,到1889 年11 月20 日回到北京销差,共26 个月770 天,总行程60422 公里,重点游历6 国,顺途考察5国,往返共经14 国。不少地方如美洲南端麦哲伦海峡,恐怕是中国官员第一次经过的。而当年蒲安臣使团只到了欧美11 国,在美洲仅访问了美国。这些海外游历使们在所到各国进行了不少外交礼仪及文化交流活动,会见了不少国家总统、国王和部长,加强了中外联系和友谊。他们还进行了大量参观访问和调查考察活动,涉及政府机关、军事设施、工厂矿山、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动植物园等等。 
最后,这次游历考察所取得的对外国调查研究的成果也是空前的。游历使们分别撰写了几十种对外国调查研究的著作、考察报告及海外游记、日记和诗文集。其中仅傅云龙一人就撰写了游历日本、美国、加拿大、古巴、秘鲁、巴西等6 国的调查报告(称为《游历图经》) 、游记(称为《游历图经余记》) 和纪游诗,共达110卷之多。奉命游历欧洲的刘启彤也写了《英政概》、《法政概》、《英藩政概》、《欧洲各国火轮车道纪略》等著作。 
因此,我把这次清政府派遣海外游历使之举称为19 世纪80 年代“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可是令人惊讶的是,这批游历使回国后却没有受到重用,更没有在外交岗位上发挥作用。这样一次出洋盛举竟然渐渐被历史所埋没和遗忘,以至过去在各种清史、近代史、中国外交史和中外关系史的教材和著作中基本上都没有记载。 
 
 
① 参见王晓秋、杨纪国:《  晚清中国人走向世界的一次盛举》,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 分析起来原因很多。第一,清政府1887 年派遣海外游历使之举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