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晚清中国对西洋医学的社
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
晚清:制度缺陷是贪污成
晚清地方自治思想的输入
晚清官员贪污的特点与根
论晚清的铁路建设与资金
论晚清轮船招商局的对外
50年来的晚清政治史研究
2005年晚清政治史研究概
2003——2004年晚清政治
最新热门    
 
晚清典志体史书的历史观探析

时间:2009-7-24 13:46:16  来源:不详
唐时期,无论从民族还是从文化上看,都是夷夏融合的产物,因此华夷之变逐渐为史家所反对。隋唐之际,李大师不满于“南书谓北为‘索虏’,北书指南为‘岛夷’”的修史情况甚为不满,提出“编年以备南北”的著述思想。[xiv]刘知几也指出:“戎羯称制,各有国家,实同王者。”批判晋人“党附君亲,嫉彼乱华,比诸群盗”[xv]的做法,不是从历史事实出发严肃地看待各民族关系。元时期,由于周边民族内犯频仍,民族关系相对紧张,这时期的夷夏观念空前活跃。北宋著名史学家苏轼主张用“羁縻”政策笼络夷狄:“夫以戎狄之不可以化诲怀服也,彼其不悍然执兵,以与我从事于边鄙,则已幸也。”[xvi]明清之际,夷夏之辩思想发展到极端,为接受外来文化从理论上设置了障碍。如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力倡“夷夏之防”。他说:“天下之大防有二:中国夷狄也,君子小人也。”“夷狄之与华夏,所生异地。其地异,其气异矣,气异则习异,习异而所知所行蔑不异也。”[xvii]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坚船炮利打开了中国闭锁的大门,少数先进的士大夫从保卫国家、反抗侵略的斗争出发,开始从思想观念上改变传统的夷夏观念,走上洞悉夷情的道路,晚清典志体史书就有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传统的夷夏观一般认为居于中原地区的“夏”,从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优越于处于蛮荒之地的“夷”,因而不肯放下虚骄的民族自大心理。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丧权辱国的结局,对先进的中国人触动很大。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中国要克服“天朝上国”思想,虚心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他指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者,必先立译馆。”[xviii]对于当时顽固派抱着传统的夷夏观不放,反对“师夷长技”的说法,魏源征引历史予以驳斥:“而睽涣取诸易象,射御登诸六艺,其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指南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今西洋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无非竭耳目心思之力。因其所长而用之,即因之所长而制之,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故知国以人兴,功无悻成,惟励精淬志者,能足国足兵。”[xix]由此可以看出,魏源有关师夷长技的论述表明他开始用世界意识观察中国问题,这对于传统的夷夏观有了实质性突破。 

魏源夷夏观的改变还表现在,他对西方各国态度的转变。他认为西方各国不同于历史上的所谓夷狄,对待外国人应该以礼相待。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夫蛮狄羌夷之名,专指残虐性情之民,未知王化者言之。故曰先王之待夷狄,如禽兽然,以不治治之。非谓本国而外,凡有教化之国,皆谓之夷狄。……诚知夫远客之中,有明礼行义,上通天象,下察地理,旁察物情,贯穿今古者。是瀛寰之士,域外之良友,尚可称之为夷狄乎?”[xx]魏源认为外国人并非夷狄,他们是“瀛寰之奇士,域外之良友”。从“夷”、“狄”到“良友”、“奇士”可以说是对传统“夷夏观”的反动。正是有这样的观念,魏源才能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海国图志》才能成为“睁眼看世界”的史地名篇。1844年,徐继畬撰写《瀛环考略》时,还抱住传统的“夷夏观”不放,在叙述西方时仍用“夷”来称呼。随着同西方人和西方文化接触的不断增加,他开始摒弃那种将外国人称为“蛮”、“夷”的虚妄做法,1848年《瀛环志略》定本中,已基本上不用“夷‘来称呼。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人们对世界情况了解的增加,人们对“夷夏之变”的观念进行了反思。如撰著《法国志略》的王韬认为:“自世有内华外夷之说,而中国之外通谓之夷,此大谬不然者也。”[xxi]因此,他撰著《法国志略》决定摒弃过去的“四裔”、“外国列传”的旧体例,按照法国的纪年编写法国史,探讨法国盛衰的经验教训,促使国人自奋自立。其后,黄遵宪编撰《日本国志》也把这种编撰思想写进《凡例》中。他说:“自儒者以笔削说《春秋》,谓杞降为之,贬荆为人,所以示书法,是谬悠之谭也;自史臣以内辞尊本国,谓北称索奴,南号岛夷,所崇国体,是狭陋之见也。”[xxii]他认为中国应该彻底抛弃“用夏变夷”的迂腐见解,以清醒的态度对待现实世界。他指出:“弓矢不可以敌大炮,浆橹不可敌轮船,恶西法者亦当知之。”西方国家在科学文化上的先进性应该得到承认,守旧派的病根是“特不知今日时势之不同,古人‘用夏变夷’之说深入其中!”[xxiii]中国应该以日本为师,发愤学习西方,才能“收效无穷”,达到“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