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诸葛亮隐居地赘考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最新热门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时间:2009-7-24 13:46:17  来源:不详
徐嘆曰:觀客色動而神懼,視低而杵數,奸形外露,邪心內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牆而走。[11]」


《蜀記》所載雖然不盡可信,但是這樣的傳說附諸在諸葛亮身上亦可知當時人對神怪鬼奇之事的愛好。


2、劉義慶《世說新語》


「諸葛亮在魏濱,設誘譎萬方,……(魏營)有一老夫毅然仗黃鉞,當軍門立,軍不得出。諸葛亮云:此必辛佐治也。」[12]


在南朝劉義慶筆下,諸葛亮成為一個能「設譎萬方」且善於猜想的神奇人物。


3、《太平御覽》[13]

諸葛亮定黔中,從青石祠過,拔刀刺山沒刃,不拔而去,行者莫測。


拔刀刺山而刀沒,這豈是常人所能為,箇中的神異色彩,簡直似神蹟顯現。從國相諸葛亮到黔中刺山,諸葛故事不斷被加以誇大與神化,增添其神秘色彩。

4、干寶《晉紀》


諸葛亮于漢中積石為壘,方可數百步,四郭,又聚石為八行,相去三丈許,謂之八陣圖,於今儼然,常有鼓甲之聲,天陰彌響。


「八陣圖」本是中國兵法陣式之一,相傳黃帝作八陣法以破蚩尤,古之名將知此法者,唯有姜太公、孫子、韓信、諸葛亮而已,所謂「天、地、風、雲、龍、虎、鳥、蛇」八陣,《三國志》中描述這段事蹟時,只說「及軍退,宣王案刑期營壨處所,曰:天下奇才也。」[14]這樣的「奇才」到了魏晉小說家手中,被賦以怪異傳說,空無兵甲的八陣石中,竟然可以聽到鳴鼓之聲,兵法長才諸葛亮成為張皇鬼神的神奇人物。

5、東晉孫盛《晉陽秋》


有星赤而芒角,自東北西南流,投於亮營,三投再還,往大還小,俄而亮卒。[15]


以隕星墜落形容諸葛之死,隕星還「三投再還」,這種刻意將諸葛亮神化的傳說,不僅反映南北朝時代「張皇鬼神」的特色,亦使得諸葛亮從一個歷史真實人物,變成一個幻化的神祇。

可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期,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仍然被稱頌,他仍然具有《三國志》中從政憂勤的忠心形象,但是與此同時,諸葛亮也被賦予神秘怪異的色彩,表現出歷史人物諸葛亮所未曾有的特質,並由此開始了歷史人物向藝術形象的演進。


四、唐代瑣聞記載的諸葛亮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引述李商隱的〈驕兒詩〉:「或謔張非胡,或笑鄧艾吃」,以為「似當時已有說三國故事者」。以「說故事」形式出現的唐人小說,或稱「市人小說」,屬於「雜戲」類[16],已經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為民間普遍傳誦。繼魯迅之後,近代大陸學者陳翔華在論述唐代三國故事時,也提到當時說三分的民間技藝「不僅在四院內外表演,而且寺院裡的和尚也說唱世俗的民間故事」[17],所以現存唐代有關諸葛亮的民間故事,可以在教著述裡發現一則唐代「江東杭州華麗寺沙門大覺」所撰的《四分律鈔批》[18],其中卷二十六引述了一段「死諸葛亮怖生仲達」的故事,說明「劉氏重孔明」而極具神道色彩。姑且稱之為神道化的智將。[19]以下茲引《四分律鈔批》卷二十六原文如下:


注云:「似劉氏重孔明者」,劉備也。意三國時也,謂魏主曹丕都業,今相州是也,昔號魏都;吳主孫權都江寧,昔號吳都;劉備都蜀,昔號蜀都;世號三都,鼎足而治。蜀有智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為王所重。劉備每言曰:「寡人得孔明,如魚得水。」後乃劉備伐魏,孔明領兵入魏,魏國與蜀戰,諸葛亮于時為大將軍,善然謀策,魏家惟懼孔明,不敢前進。孔明因致病垂死,語諸人曰:「主弱將強,為彼所難,若知我死,必建(遭)彼我(伐)。吾死已後,可將一袋土,置我腳下,取鏡照我面。」言已氣絕。後依此計,乃將孔明置於營內,于幕圍之,劉家夜中領兵還退歸蜀。彼魏國有善卜者,意轉判云::「此人未死。」何以知之?蹋土照鏡,故知未死,遂不敢交戰。劉備退兵還蜀,一月餘日,魏人方知,尋往看之,唯見死人,軍兵盡散。故得免難者,孔明之策也。時人言曰:「死諸葛佈生仲達」。


從《四分律鈔批》內容所載,很明顯可以看出民間藝人為求聳動而加油添醋之跡。試從文中歸納分析所得如下:

1、首先,史實劉備死於諸葛亮之前,「白帝城託孤」情深意重,所以諸葛亮六出祈山,盡忠報效;可是《四分律鈔批》在諸葛亮死後,劉備還能「退兵還蜀」,有違史實。

2、文中稱「蜀有智將,姓諸葛,名亮,字孔明。」諸葛亮為蜀國丞相,本是一位「良相」,雖然在建興六年時,受封為「右將軍」但仍兼「行丞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