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诸葛亮隐居地赘考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最新热门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时间:2009-7-24 13:46:17  来源:不详
雨、撒豆成兵」而且還可以作法祭風、撫琴變水溫,甚至死後還令神人給司馬懿送信。首先,在赤壁之戰前,諸葛亮:


披著黃衣,披頭跣足,左手提劍,叩牙作法。(卷中)[25]


一派道士作法的行頭,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描寫孔明「七星壇祭風」情節,恐怕由此得到靈感。而後,在揮軍南征渡瀘水時:


江泛溪熱,不能進。武侯撫琴,其江水自冷。


撫琴使江水變冷,不僅靈異,諸葛亮還可以使六月飛天降雪,據平話記載:


 

軍師引軍過焦紅江,其熱不可受,皆退。其頭髮戴七盤中。軍師又行數日,其熱不能行也。武侯又說焦紅江岸,其江三里闊,百尺深,望梅止渴,又撫琴。建興二年,是六月半。大雪降中間,軍到焦紅江,深闊無計可過。軍師令人造風輪,隨風而過,正落在住處蒲關。蠻王曰:諸葛非人也,乃天神也。


「六月降雪」、「造風輪」等神話般的故事,正應了蠻王一句話:「諸葛非人也,乃天神也。」這是大眾對諸葛亮殷切的期盼,唯有神人可以改變天地自然,超越自然,雖然,比起「天命」之說,諸葛亮還更具有人為的自覺,所以他可以造風輪。此外。平話寫諸葛亮,不但生前神奇,死後也詭異,在他死後,還差神人送信給司馬懿:


至當夜,狂風過處,見一神人言:軍師令我來送書。司馬(懿)接看,書中之意略云:吾死,漢之天命尚有三十年,若漢亡,魏亦滅,吳次之,爾宗必有一統。若爾執迷妄舉,禍及爾也。司馬看罷,有不從之意。神人大喝。司馬諾諾言曰:願從軍師之令。


比起陳壽《三國志》輕描淡寫略過,元平話中的諸葛亮,在加以神幻與想像的結果,已是一個神化人物[26]。如「設壇祭風」一段,平話寫道:

…羽扇綸巾,身衣道袍,身搖銅鈴,張牙舞爪而來……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玄德草堂初見諸葛時:


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27]


「神仙之概」的想像,恐怕是由歷代諸葛形象穿鑿敷衍而來的吧。


六、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筆下的諸葛亮


相對於宋、元以來的諸葛形象,羅貫中有意識的改動其中荒誕不經的情節,亟力在歷史的真實之中,塑造一個盡善盡美的「經綸濟世之士」,他擁有「忠貞」與「智慧」,是天下之奇才。

首先,小說描寫劉備落魄逃亡,越馬過檀溪,遇名士司馬徽,司馬徽告訴他:


關、張、趙雲皆萬人敵,惜無善用之人,若孫乾、糜竺之輩,乃白面書生,非經綸濟世之才也。[28]


指出劉備身邊並沒有能安天下的第一流人物。接著,徐庶也向劉備推舉諸葛亮:


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29]


小說甚至通過蜀軍眾將,對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的用謀,拜伏稱道:


丞相智、仁、勇三者足備。雖子牙、張良不能及也。[30]


這時候的諸葛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前朝的仙道色彩,而成功地展現他的智慧和才能。《三國演義》大力描寫諸葛亮「神機妙算」的機智故事,有以下幾回:

第三十九回:「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第四十六回:「用奇謀草船借箭」

第四十九回:「七星壇諸葛祭風」

第五十回:「諸葛亮智算華容」

第五十一回至五十六回:「孔明三氣周公瑾」

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

第八十四回:「孔明巧布八陣圖」

第八十七回至第九十回:「燒藤甲七擒孟穫」

第九十二回:「諸葛亮智取三城」

第九十五回:「武侯彈琴退仲達」

第一百二回:「諸葛亮造木牛留馬」

第一百五回:「武侯預伏錦囊計」

這些故事儘管寫的神乎其神,但是,諸葛亮之所以取得勝利,皆是由於預測應變得宜,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熟讀韜略兵法,而有了合理化的成功。相對於平話中的諸葛亮,羅貫中筆下的諸葛亮,少了許多神怪的色彩,而更充滿人為的睿智。

事實上,羅貫中對歷史材料進行了取捨加工,並進而使情節合理發展,從許多情節,可以發現羅貫中這種擺脫神怪的佈局:


(一)善於利用細作

「細作」本是跑龍套的無名小卒,但是這一個微渺、不見經傳的小角色,卻往往助成大功。透過許多的「細作」、「報馬」、「打細人」、「密報」、「遠哨」的口風與情報,諸葛亮得以深謀規劃,展現其智略。如第八十八回渡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