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诸葛亮隐居地赘考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最新热门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时间:2009-7-24 13:46:17  来源:不详
事」[20],陳壽評曰:「應變將略非所長也」,是「管、蕭之亞匹」,重在強調其為「相才」,但是到了唐代,大覺所記的孔明形象卻已轉型為「智將」。

3、《鈔批》中引孔明遺言:「吾死已後,可將一袋土。置我腳下,取鏡照我面。」以此瞞過司馬懿,其中所引的「死諸葛怖生仲達」一事,早在魏晉習鑿齒《漢晉春秋》早有記載[21],但是兩相對照之下,由「走仲達」到「佈仲達」,可以發現:這則傳說裡的諸葛亮形象,顯然更強調傳奇與神道宗教色彩,著意強調生死,也許與大覺是沙門的身份有關;又或者這種用踏土照鏡仿效活人的方法,是受到當時民間道術信仰所影響;可以說,諸葛故事在民間長久的流傳,很自然地被賦予濃烈的民間色彩。不顧歷史真實而只據故事需要來編造情節,本是民間故事常用的手法,許多歷史真相因之而變形,卻也因此而更廣泛流傳,諸葛亮便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由歷史真實逐漸走入民間戲劇與大眾心中。


五、元代《三國志平話》中的諸葛亮


宋元時期,關於諸葛亮故事的創作更加繁盛,主要表現形式是講史和雜劇。在講史話本方面,以《元至治新刊、三國志平話》為最完整,平話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性格粗豪,具有神話般本領的軍師,而這個軍師形象,更集合了「人、神仙、道士」色彩於一身。


(一)軍師典型

如前所言,歷史的諸葛亮在蜀漢建國以前,先後擔任劉備的「軍師中郎將」、「軍師將軍」,以後擔任「丞相」直至病卒五丈原[22]。但是在《三國志平話》當中的諸葛亮始終是一個「軍師」,從三顧茅蘆後,「玄德遂諸葛為軍師」(卷中),到白帝城託孤時,「帝又言:阿斗年幼,…如不中立,軍師自為之。」(卷下),在對諸葛亮的稱呼上,《三國志平話》口徑一致,從先主到蜀國君臣,都是稱「軍師」。如:


姜維出探,見魏延來言:軍師有事,我管軍師印信。(卷下)


在平話中,「軍師」為諸葛亮貼身的身份。不僅如此,《三國志平話》中的這個「軍師」,與南畝躬耕時的臥龍諸葛亮,也有著極大的性格差異。


(二)粗豪的性格  

《三國志》中的諸葛亮是一個躬耕南畝,閒散之人:

亮躬耕南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自比於管仲、樂毅。[23]


這樣一個單純的名士風範,在《三國志平話》中卻變成一個粗豪果敢、帶點急躁的血性男子,這是平話不同於其他諸葛亮形象的一個特點。最著名的一幕,當推赤壁一戰前諸葛亮聯吳抗敵之時:


唬得諸葛大驚,倘若(東吳)不起軍,夏口主公(劉備)休矣!言盡,結袍挽衣,提劍就階,殺了(曹操)來使。[24]


這樣粗暴而不計後果的舉動,發生在深思熟慮的諸葛亮身上,使人有些錯愕,「結袍挽衣」、「提劍殺人」的魯莽行為,恐怕是平話為了譁眾取寵,增加效果而誇大的情節。然而妙的是,這種粗獷的性格表現不只一次。例如「七擒孟獲」時:

軍師與蠻軍對陣,軍師出喝三聲,南陣上蠻王下馬。無五日,對陣,蠻王令人打出虎豹來,諸葛喝一聲,絕倒(蠻軍)千人。


一聲吆喝,可以將蠻王震下馬來,更可以令蠻軍千人絕倒,恐怕是古今絕響。至此,完全不見了歷史上那個溫文儒雅的諸葛書生,諸葛亮已成為熱血奔騰的血性男子,帶點粗蠻、魯莽,與胡魯的張飛動輒吆喝的形象,不相上下。

也許,民間愛的是這樣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喜、怒、哀、樂的民間諸葛亮,《三國志》裡的諸葛亮太沈穩、太高高在上,他總是冷眼觀世,透徹一切,這樣冰清的人物,可望不可即。所以,《三國志平話》將他拉下舞台,與民眾一起言笑,提刀斬曹使,在戰場上大聲吆喝,不同的是,他還有撒豆成兵、呼風喚雨的本領。


(三)呼風喚雨的本領

基於歷來人們對於諸葛智謀才能的嚮往與誇大,不斷賦予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超人本領,而終於將他歸為神仙道士之流。《三國志平話》所描寫的軍師諸葛亮,是一個具有神話般本領「似人、似神、似仙」的人物。《三國志平話》這樣介紹諸葛亮:


「諸葛本是一個神仙,自小學業,時至中年,無書不覽,達天地之機,神鬼難度之志,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揮劍成河。司馬仲達曾道:來不可裘,坐不可守,困不可圍,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卷下)


這樣一個集合人、神、仙於一身的人物,當然有著不同於常人的非凡本領,平話透過想像,誇飾了諸葛亮的才華,不但可以「呼風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