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诸葛亮隐居地赘考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运筹帷幄——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兵法
赵子龙的日记揭开了真正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失败实
诸葛亮后裔今安在
最新热门    
 
諸葛亮形象演進探微

时间:2009-7-24 13:46:17  来源:不详
瀘水生擒孟獲之時:[31]


孔明早有細作探知此事,於是密傳號令,教各寨將士,整頓軍器。


羅貫中將孔明的機智予以合理的解釋,因為「細作」,所以情報的收集與取得迅速,所以可以掌握先機。這樣的安排,擺脫了宋元以來神怪的過度想像,作為一部歷史小說,比較更好的處理了取材歷史和虛構想像的關係,做到了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統一。


(二)豐富的學識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得力於他豐富的學識與廣博的生活常識,所以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料事如神。例如「孔明借箭」一事,他說:


亮於三日前已算定今日有大霧,因此敢任三日之限。[32]

周瑜卻因此大驚,慨然嘆曰:「孔明神機妙算,吾不如也。」再如「諸葛亮大破魏兵」之前,也已算準天候:


孔明計算一月秋雨將盡,天尚未晴,自提一軍屯於城固。[33]


大雨連降三十日不止,使得魏軍被困於陳倉,蜀軍得以趁機復出祈山伐魏,諸葛亮成功地掌握天候,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與掌聲。


(三)巧於科技發明

巧於應用科技發明,也是諸葛亮所以「神鬼莫測」的原因。羅本還記載諸葛亮使用「地雷」將蠻軍兀突骨並三萬籐甲兵,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谷中,孔明歸寨,謂眾將曰:


吾見盤蛇谷止一條路,兩壁廂皆是光石,並無樹木,下面都是沙土,因令馬岱將黑油櫃車安排于谷中,車中油櫃內,皆是預先造下的火砲,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節,以引藥線;才一發動,山損石裂。吾又令趙子龍預備草車,安排於谷口。又於山上準備大木亂石,卻令魏延賺兀突骨並籐甲軍入谷,放出魏延,即斷其路,隨後焚之。…眾將拜伏曰:『丞相天機,神鬼莫測也。』」[34]


《三國演義》合理演化諸葛亮「神鬼莫測」之「神機」,另一方面,也強調諸葛亮「人性」的忠愍之心。所以籐甲軍三十萬死於盤蛇谷時,死傷之慘烈,致使孔明垂淚而嘆:


孔明在山上往下看時,只見蠻兵被燒得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得頭臉粉碎,皆死于谷中,臭不可聞。孔明垂淚嘆曰:『吾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左右將士,無不感嘆。[35]


孔明還有一項偉大的發明「木牛流馬」,應用在葫蘆谷戰役:


孔明回到帳中,喚裨將杜叡、胡忠二人,附耳授以密計。令喚集隨軍匠作一千餘人,入葫蘆谷中,製造「木牛」、「流馬」應用。………眾將看了一遍,皆拜伏曰:丞相真神人也。[36]

根據吳小林的校注:「木牛即四人推拉的前面有轅的木頭車子,流馬即一人推的獨輪車俗稱鐵公車」[37]。羅貫中在小說中卻對此物的描寫,加以神奇的色彩,驅駕木牛流,如風擁而去,使得郭淮大驚曰:「此必神助也。」

以上從許多情節可以看出:羅貫中有意或無意地改寫三國傳說故事中離奇怪誕的成分,超越對史實的拘泥,運用歷史知識和生活經驗,塑造出一個善謀略的人物,作為「賢相」、「謀臣」典型的諸葛亮,他的過人智慧是和忠貞的品質合而為一,這使得諸葛亮超越歷代軍師,也超越同時代的周瑜。


七、民間傳說中的諸葛亮


現在流傳在民間的諸葛亮傳說,是幾千年來史實、故事和傳說以及想像的結合。關於諸葛亮的傳說,從小即聽聞許多,今就記憶所得,將之摘錄如下:


(一)孔明擇婦

《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劉玄德三顧茅廬」描述有一老先生,「暖帽遮頭,狐裘蔽體,騎著一驢」,踏雪而來;諸葛均道:「此乃家兄岳父黃承彥也。」《三國志》注引《襄陽記》曰:


黃承彥者,高爽開列,為沔南名士,謂諸葛孔明曰;『聞君擇婦,身有醜女,黃頭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許,即載送之。時人以為笑樂,鄉里為之諺曰:「莫作孔明擇婦,止得阿承醜女。」[38]


傳說此女名「黃正英」


貌甚醜,而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凡韜略遁甲諸書,無所不曉。」[39]


因為長得髮黃色黑,與昂藏軒宇的諸葛亮不相配,所以這門親事招致家人不滿,諸葛亮在嫂嫂的強力堅持下,逼不得已寫下「退婚詞」:


笑你容貌不配我,

他日另酬鸞鳳志。

多諒小生處事難,

口應婚約可改移。

家人見到這則退婚詞,都以為諸葛亮已經放棄了這個女孩,誰知道這是一首「藏尾詩」,隱含「我志難移」的心意,諸葛亮最後還是娶了黃正英,而黃正英的聰明才智不在諸葛亮之下,相傳六出祈山之時,黃正英還發明了一種「銅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