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梁启超:“激进-保守”
梁启超、鲁滨逊“新史学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考古学
梁启超的历史教学思想与
从梁启超到白寿彝--中国
梁启超对史学认识论的探
论梁启超的民族观
梁启超在构建近代史学理
梁启超与中国近代宪政运
梁启超荀子研究论析
最新热门    
 
梁启超:史学比较方法的倡导与实践

时间:2009-7-24 13:46:30  来源:不详
秦政治思想史》中,分析了先秦颇有影响的四个学派,即儒、墨、道、法四家政治思想的表现。譬如,梁启超在论述道家思想时明确指出:“道家哲学,有与儒家根本不同之处。儒家以人为中心,道家以自然界为中心,儒家道家皆言‘道’,然儒家以人类心力为万能,以道为人类不断努力所创造,故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道家以自然界理法为万能,以道为先天的存在且一成不变,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14] (p99)类似的比较研究屡有见到,充分论证了四种学说的不同特点和学说倾向。此外,梁启超还运用比较方法专章论述了四学说对于统一运动、寝兵运动、教育问题、生计问题、乡治问题、民权问题的不同看法。通过采用比较方法,读者充分领略到先秦诸哲之学术的精深博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姿多彩以及古代多种思想彼此影响、相映生辉的气象。而且,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处的正统地位。儒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干,要想弄清其它学说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与儒学这个文化的主干相比较才能得见,也只有这样,才能真实地再现出时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内容。

梁氏以擅长写学术史著名,在他大量的学术史著作中,著作间的比较随处可见。如梁启超曾对顾亭林的《日知录》与黄东发的《黄氏日抄》和王厚斋的《困学纪闻》作比。他说:“从表面看来,体例像是差不多,细按他的内容,却有大不同处。东发厚斋之书,多半是单词片义的随手札记。《日知录》不然,每一条大率皆合数条或数十条之随手札记而始能成,非经过一番‘长编’工夫,决不能得有定稿。……不但此也,《日知录》各条多相衔接,含有意义。”所以他认为,“拿阎百诗的《潜邱札记》和《黄氏日抄》、《困学纪闻》相比,还有点像。顾亭林的《日知录》,却与他们都不像。”梁启超用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他们之间的差异。他说:“他们的随手札记,性质属于原料或粗制品,最多可以比绵纱或纺线。亭林精心结撰的《日知录》,确是一种精制品,是篝灯底下纤纤女手亲织出来的布。亭林作品的价值全在此。”[8] (p61-62)可见,梁启超既注意到著作间内容的不同,同时也分析了著作所具有的不同性质和优劣点,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作品所蕴含的价值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在治文化之史过程中,对不同学者进行比较也是不可或缺的内容。通过运用比较方法,可以突出学者的治学特色和研究方向。清初有五位著名学者(即近世学术史上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刘献廷),其学术取向对整部清学史影响甚巨。梁氏很重视对“五先生之学”的研究,通过比较,阐释其学问中之“普通者”与“特别者”。“普通者”即相同点。他认为,五先生的相同之处有四:即“以坚忍刻苦为教旨相同也”;“以经世致用为学统相同也”;“以尚武任侠为精神相同也”;“以科学实验为凭借相同也”。接着,他分别对五先生之学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了五先生各自的特点,言及五先生之学的“特别者”,即相异之处。顾亭林在学术史、人文地理、生计学、声音训诂以及金石学等方面都颇有建树,“故言清学之祖,必推亭林。诸先生之学统,不数十稔而俱绝,惟亭林岿然独存也”。 梨洲则为“开拓万古,推倒一时者”。《明儒学案》开中国学术史之先河。“学之有史,自梨洲始也”。此外,梨洲还在法治、律学以及算学上均有所研究。至于船山,梁启超评价说:“《正蒙注》、《思问录》两书,本隐之显,原始要终。浏阳谭氏谓五百年来学者,真能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非过言也。《读通鉴论》、《宋论》两编,史实卓绝千古,其价值至今日乃大显,无俟重赞。抑《黄书》亦《明夷待访》之亚也,其主张国民平等之势力,以裁抑专制,三致意焉。”颜习斋之学则“颇有类于怀疑派,而事事而躬之,物物而肄之,以求其是,实宋明学之一大反动力,而亦清学最初一机捩也”。梁启超认为,“五先生中,其最不显者莫如继庄。”然而“继庄之学,最足以豪于我学界者有二端:一曰造新字。……二曰倡地文学。”[9] (p81-83)以上,梁启超对五位学者所作的分析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近世学术的成绩以及他们各自的治学特色,这对于我们研究近代学术不无益处。

梁启超是大学问家。他兴趣广泛,博学多能。举凡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学、宗教等等无不涉猎,且每治一学,则沉溺其间,建树卓绝。梁启超在研究本国史过程中,除了对不同学派、不同著作及不同学者进行大量的比较研究之外,还注意从历史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