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没有过去的史学危机
心忧天下,魂系史学——
近五十年来的史学理论研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现代浙东学人张其昀的史
《代歌》、《代记》和北
五十年来中国港台地区的
《中国移民史》的史料及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
最新热门    
 
裴注的史学意义

时间:2009-7-24 13:46:31  来源:不详
文化成为各少数族当权者的当务之急。史学比之于儒经的繁琐,玄学的深奥,学的虚渺,最易阅读也最能解为治之急。后赵石勒为羯人,起兵初仇杀汉人,后改变政策,利用矛盾拉拢汉人,恢复九品中正制给汉人地主以参政的机会,实行屯田发展农业生产,很快强盛起来建立了政权。他的成功与熟读史书分不开。据《晋书·石勒载记》云,其于军旅之际常令儒生读史书给他听,并按自已的理解谈论古帝王善恶。就此看,史学不但使当权者获取了经验教训,而且提高了其文化素养。

第二,当权者需通过著史来确定自己的历史地位。在政权林立并频繁更迭的情况下,撰写国史的目的主要有二,一为颂扬祖德,说明本政权上奉天命下遂人愿的合理性,二以史著互相攻讦争当正统,如北谓南“岛夷”,南谓北“索虏”等,史著成了政治斗争的有力工具。

出于以上所述需要,每个政权建立伊始,便设置史官、史馆,编写前代与本朝史。社会上私人著史亦成风气。这样,史家辈出,史书种类全,数量多,历代难以相比。史著的繁盛促使目录学分类发生重大变化,四分将史部书独立成类,且置第二位,一改经学附庸的地位,在整个封建文化中占有了显赫的位置。与之相适应,“史学”一词出现了。从历史知识中获取治国良策的后赵,一建国便设置了负责经学、律学、史学的专门官员,随后刘宋政权又下令设儒、玄、史、文四学,成立国子学,则以经史为主课教授,正式成为国家进行文化教育的教学科研机构,史学与经学在学术领域中取得了同等地位,进入了思想理论探讨的层次。人们对史学的认识,已由从单纯的历史比附,发展为从行动过程去探讨其思想认识,这是一种学术的升华,意味着我国史学研究的深入,史家素质的提高。

裴松之便生活在这样的史学环境中。我们所引其对史学鉴戒作用的论述,正是其从思想史的角度所发表的对史学社会性质和作用的认识,代表了当时的理论高度。“智周”、“鉴远”的道理,说明通过历史知识可提高人的智能,形成“体备之量”;通过学习先人的模范行迹,可修养道德,达到“畜德之厚”。从此引出对当权者的提示,要“降怀近代,博观兴废”,以收取“总括前踪,贻诲来世”的社会效应。虽与“疏通知远”的传统鉴戒观一脉相承,但应看到,在倡行史学研究的历史阶段,裴氏的论述,实已带有理论探讨、哲理思辨的色彩,反映了当时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而裴氏对史学理论的探讨,在其为《三国志》作注过程中,对当时史书的总结,史料的处理,史家的要求上,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其注书工作带有了明显的史学批评的特点。

 

对史书的总结

 

史书是史事的载体,史书如何记载史事,使人们从中看到所记社会的全貌和特征,显然是史学批评应当探讨的重要内容。对魏晋南北朝出现的大量史书,从纂写上进行总结,构成了这一时期史学批评的重点。南朝梁人刘勰之《文心雕龙·史传篇》是这一时期进行史学评论的专篇,他对反映三国时代的几部史著多不满意,唯独对《三国志》加以称赞,认为“魏代三雄,记传互出。《阳秋》、《魏略》之属,《江表》、《吴历》之类,或激抗难征,或疏略寡要。唯陈寿《三志》,“文质辨洽”。肯定《三国志》而批评其他著述的观点,显然受到了裴氏的影响和启发,早于刘勰近百年前,裴松之在《上三国志注表》中,就指出“寿书诠叙可观,事多审正,诚游览之苑囿,近世之嘉史”。但裴氏比之刘勰,更有“爱而知其丑”的辩证观点,他同时也指出寿书“失在于略,时有所脱漏”的问题,正由于这一不足,使裴氏对其所爱之书进行了一番修补改进的工作,当然,在修补改进的过程中,不仅仅针对寿书,同时也涉及了反映三国时期史实的所有著述,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进行了总结与批评。

裴氏的修补改进工作可分作四个方面:补阙、备异、惩妄、论辨。在上表中他说:“按三国虽历年不远,而事关汉晋,首尾所涉,出入百载。记注分错,每多舛互。其寿所不载,事宜存录者,则罔不毕取以补其阙。或同说一事,而辞有乖杂,或出事本异,疑不能判,并皆抄内,以备异闻。若乃纰廖显然,言不附理,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