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台谏政治的一些借鉴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从容言曰:“诸卿不遭际会,自度爵禄何所至乎?”高密侯邓禹先对曰:“臣少尝学问,可郡文学博士。”

《太平御览》卷二二八引《东观汉记》:

  周泽少修高节,耿介特立,好学问,治《严氏春秋》,门徒数百人,隐居山野,不汲汲于时俗。

《后汉书》卷四四《徐防传》注引《东观记》载防上疏曰:

  试《论语》本文章句,但通度,勿以射策。冀令学者务本,有所一心,专精师门,思核经意,事得其实,道得其真。于此弘广经术,尊重圣业,有益于化。虽从来久,六经衰微,学问寖浅,诚宜反本,改矫其失。

《三国志》卷四九《士燮传》:

  燮体器宽厚,谦虚下士,中国士人往依避难者以百数。耽玩《春秋》,为之注解。陈国袁徽与尚书令荀彧书曰:“交阯士府君既学问优博,……《春秋左氏传》尤简练精微,吾数以咨问传中诸疑,皆有师说,意思甚密。又《尚书》兼通古今,大义详备。闻京师古今之学,是非忿争,今欲条《左氏》﹑《尚书》长义上之。”

以上都是东汉人以经学为“学问”的例子。魏晋人也常常是在这个意义上理解“学问”。《后汉书》卷八二上《谢夷吾传》注引《谢承书》曰:“县人女子张雨,早丧父母,年五十,不肯嫁,留养孤弟二人,教其学问,各得通经。”鱼豢《魏略》称:“(严)干从破乱之后,更折节学问,特善《春秋公羊》”,“长安巿侩有刘仲始者,一为巿吏所辱,乃感激,蹋其尺折之,遂行学问,经明行修,流名海内”。 [7]又,《三国志》卷一八《李典传》注引《魏书》曰:“典少好学,不乐兵事,乃就师读《春秋左氏传》,博观群书。”陈寿在本传中的描述是:“典好学问,贵儒雅。”
  “学问”含义既然如此,我们就有必要着重从经学的角度考察南北学风的异同。东汉时期,北方很多著名学者在经学上都有“博通”的特点,如杜林“博洽多闻,时称通儒”,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皆诂训大义,不为章句”,贾逵“博物多识”,班固“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崔骃,“博学有伟才,尽通古今训诂百家之言”,马融“才高博洽,为世通儒”,许慎“少博学经籍,马融常推敬之,时人为之语曰:‘五经无双许叔重’”,周举“博学恰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纵横周宣光’”、延笃“从马融受业,博通经传及百家之言,能著文章,有名京师”,荀淑“博学而不好章句”,颍容“博学多通,善《春秋左氏》”,蔡邕“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应劭“少笃学,博览多闻”。[8]当然,南方也有博览多通的学者,如王充“后到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又如胡广“学究五经,古今术艺皆毕览之。”[9]不过比较而言,这样的学者在南方似乎不多,而且从王充的经历可以知道他的学问其实主要是来自于北方。
  北方崇尚“博通”的风气可能与东汉古文经学的发展有关。上述“博通”的学者基本都是古文经学家或倾向于古文经学的学者。相反,今文学家中像杨震那样“明经博览,无不穷究”[10]的学者却较少见到。《三国志》卷四二《尹默传》:“尹默字思潜,梓潼涪人。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默知其不博,乃远游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等受古学。”[11]尹默认为今文经学“不博”,所以要学“古学”,由此可以看到“博通”与古文经学家的关系了。
  北方的学术思潮对南方影响不大。一直到汉魏之际,南方一流的学者所学的依然是今文经学。《三国志》卷五七《虞翻传》注引《翻别传》载虞翻上奏曰:

  臣高祖父故零陵太守光,少治孟氏《易》,曾祖父故平舆令成,缵述其业,至臣祖父凤为之最密。臣亡考故日南太守歆,受本于凤,最有旧说,世传其业,至臣五世。

虞翻家族五世相传的《孟氏易》属于时人认为“不博”的今文经学。按其本传载,虞翻除《易注》外,“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这在吴地学者中大概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孙策认为虞翻“博学洽闻”,希望他能去北方“折中国妄语儿”。除虞翻外,吴地陆绩也是《易》学大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