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中国再婚制度的历史沿革
中国改革:历史与伦理的
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
中国通史的一种读法——
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可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轨迹
顾颉刚与《当代中国史学
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
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
中国艺术考古学初探
最新热门    
 
中国古代台谏政治的一些借鉴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

  尝于太祖坐论江左人物,言及顾荣,袁淑谓觊之曰:“卿南人怯懦,岂办作贼。”觊之正色曰:“卿乃复以忠义笑人!”淑有愧色。

《南齐书》卷三三《张绪传》:

  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

顾觊之、张绪都是吴郡人,属南方土著;袁淑是陈郡人,王俭是琅邪人,褚渊是河南人,属北来侨人。虽然他们的家族南渡已久,但他们仍将顾觊之、张绪看作是与己不同的“南人”、“南士”。从这个角度看,东晋褚裒、孙盛所说的“南人”与“北人”也应该是指南方境内的南人与北人。
  从长过程看,南渡北人的学术最终势必会与南方本地的学术融为一体,但在过江之初还不可能。相反地,当大量北人突然出现在南方,并与南人近距离接触时,南北学术上的差别反而会变得格外醒目,得到格外的强调。褚、孙的对话或许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情景而来的。

 

  原载《文史》2005年第4辑



[1]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361页。
[2]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362页。
[3]《三国志》卷五四《鲁肃传》注引《吴书》曰:“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按此,“中州”、“中国”所指相同。
[4]《三国志》卷六○《全琮传》。
[5]《晋书》卷一百《陈敏传》。
[6]《世说新语》卷六《雅量》篇注引《晋阳秋》。
[7]《三国志》卷二三《裴潜传》注引《魏略》。
[8]分见《后汉书》各本传。
[9]《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注引《谢承书》。
[10]《后汉书》卷五四《杨震传》。
[11]按今文经学均崇尚章句,此传谓“不崇章句”,“不”字疑衍。
[12]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
[13] 胡宝国:《汉代的家学》,载《中国古史论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14]《后汉书》卷三五《郑玄传》。
[15]南阳属南方的荆州,但从文化上看,南阳应属中州区域。我在《汉代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一文中有详细讨论,读者可以参看。该文收入《汉唐间史学的发展》一书。
[16]汤用彤先生曾经说:“汉代经学依于文句,故朴实说理,而不免拘泥。魏世以后,学尚玄远,虽颇乖于圣道,而因主得意,思想言论乃较为自由。汉人所习曰章句,魏晋所尚者曰‘通’。章句多随文饰说,通者会通其义而不以辞害意。”(《言意之辨》,《汤用彤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7-218页)按此,汤用彤先生早已注意到魏晋学者尚通的风气,不过他的理解与本文的理解有所不同。汤先生似乎是用汉代今文家的章句之学概括了汉代经学的全部,而忽略了古文家追求博通的学术风尚,所以他将尚通的风气仅仅视之为魏晋时期的学术特征。按本文上面所论,东汉魏晋,尚通之风从来如此,只是所通之内容有愈来愈广的倾向。
[17]《颜氏家训》卷三《勉学》。
[18]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载《士与中国文化》,294页。
[19]《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注引华峤《汉书》。
[20]《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
[21]《三国志》卷二八《锺会传》。
[22]《三国志》卷二一《吴质传》注引《魏略》。
[23]《晋书》卷三四《杜预传》。
[24]《晋书》卷三五《张华传》。
[25]《晋书》卷四九《阮籍传》。
[26]《晋书》卷四九《嵇康传》。
[27]《三国志》卷五七《陆绩传》。
[28]《晋书》卷八二《谢沈传》。
[29]《晋书》卷七二《葛洪传》。
[30]《晋书》卷六八《贺循传》。
[31]余英时:《汉晋之际士之新自觉与新思潮》,《士与中国文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