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耶律楚材在蒙元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注体
从流民法看都铎时期议会
对后文革时期中国近代史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唐宋时
宋元时期的赌博管窥
论民国时期的研究审查与
“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坛
史学理论研究与新时期中
抗战时期资源委员会特矿
最新热门    
 
两晋时期的“南人”、“北人”

时间:2009-7-24 13:46:49  来源:不详
影响。事实上,魏晋经史学家大都是排斥玄学的。[33]
  在我看来,孙盛所说的“清通简要”既然是相对于“渊综广博”而言,那么其含义就不应该是指玄学。我们来看刘孝标的解释。他针对支道林所谓“圣贤固所忘言。自中人以还,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解释说:“支所言但譬成孙、褚之理也。然则学广则难周,难周则识闇,故如显处视月;学寡则易核,易核则智明,故如牖中窥日也。”按刘孝标的解释,南人之所以能够“清通简要”,就在于知识少,因少而精,即所谓“学寡则易核。”他并没有将其与玄学联系起来。余嘉锡先生在褚、孙对话条下解释说:“此言北人博而不精,南人精而不博。”[34]他也没有将“清通简要”解释为玄学。我以为这些解释是符合孙盛原意的。唐长孺先生文中引虞预《晋书·贺循传》曰:“时朝廷初建,动有疑义,宗庙制度,皆循所定,朝野咨询,为一时儒宗。”唐先生就此说:“据《晋书》卷六九《刁协传》,及卷七五《荀崧传》东渡礼仪为二人所定。荀崧为颍川荀氏,荀彧的玄孙,乃经学世家;刁协也以谙练故事著称,但剖析疑义却不能不征求南士贺循的意见。”贺氏家族世代传礼,贺循的事迹或许正可说明南人的学问自有精妙之处,“清通简要”并非过誉之词。
  以上我们尝试着解释了“北人学问渊综广博”与“南人学问清通简要”。但最后,还有一个问题应该说明。据《晋书》褚裒本传,褚裒死于永和五年(349年)。按此,褚、孙对话时间不会晚过此年。据《晋书》孙盛本传,孙盛“避难渡江”时年龄只有十岁。褚裒死时年仅四十七岁,过江时年龄当与孙盛相仿。他们少年时期过江,不大可能对北方原来的学术状况有什么了解和记忆,而他们过江后一直到永和五年,北方政局不稳,战争不断,南北几乎没有什么交往。[35]既然如此,他们是如何了解到“北人学问渊综广博”的呢?我推测,褚裒、孙盛讨论中所说的“北人”,并不是指当时还在北方的北人,而应该是指已经过江的北人,也就是带领他们过江的父辈以及他们自身。据《晋书》载,东晋初年王敦称周顗、戴渊为“南北之望”。[36]周顗是汝南人,戴渊是广陵人,祖烈,吴左将军,父昌,会稽太守。按此,他们虽同在南土,但各自的“南”、“北”身份并未改变。从以后的历史看,过江北人的“北人”身份持续了很长时间。直到南朝,南方内部北来侨人与南方本地人的区别依然存在,《宋书》卷六五《杜骥传》:
  兄坦,颇涉史传。高祖征长安,席卷随从南还。太祖元嘉中,任遇甚厚,历后军将军,龙骧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南平王铄右将军司马。晚渡北人,朝廷常以伧荒遇之,虽复人才可施,每为清涂所隔,坦以此慨然。
《宋书》作者沈约是吴兴人,属南方土著,他称过江较晚的北方人为“晚渡北人”。所谓“晚渡”当是相对着“早渡”而言的,可知在沈约心目中,北方过江较早者也还是“北人”,只不过是早渡而已。而在北来侨人眼中,南方土著也还是“南人”。《宋书》卷八一《顾觊之传》:
  尝于太祖坐论江左人物,言及顾荣,袁淑谓觊之曰:“卿南人怯懦,岂办作贼。”觊之正色曰:“卿乃复以忠义笑人!”淑有愧色。
《南齐书》卷三三《张绪传》:
  寻加骁骑将军。欲用绪为右仆射,以问王俭,俭曰:“南士由来少居此职。”褚渊在座,启上曰:“俭年少,或不尽忆。江左用陆玩、顾和,皆南人也。”俭曰:“晋氏衰政,不可以为准则。”上乃止。
顾觊之、张绪都是吴郡人,属南方土著;袁淑是陈郡人,王俭是琅邪人,褚渊是河南人,属北来侨人。虽然他们的家族南渡已久,但他们仍将顾觊之、张绪看作是与己不同的“南人”、“南士”。从这个角度看,东晋褚裒、孙盛所说的“南人”与“北人”也应该是指南方境内的南人与北人。
  从长过程看,南渡北人的学术最终势必会与南方本地的学术融为一体,但在过江之初还不可能。相反地,当大量北人突然出现在南方,并与南人近距离接触时,南北学术上的差别反而会变得格外醒目,得到格外的强调。褚、孙的对话或许正是面对着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情景而来的。
 
  原载《文史》2005年第4辑




[1]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版,361页。
[2]唐长孺:《读<抱朴子>推论南北学风的异同》,《魏晋南北朝史论丛》,362页。
[3]《三国志》卷五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