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民国时代的外交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
最新热门    
 
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走向(之一)

时间:2009-7-24 13:46:52  来源:不详
权势致富,或即由官而富。明代官僚自己说:“官豪势要之家,其堂宇连云,楼阁冲霄,多夺民之居以为居也;其田连阡陌,地尽膏腴,多夺民之田以为田也。至于子弟恃气凌人,受好人之投献,山林湖泊,夺民利而不敢言。当此之时,天下财货皆聚于势豪之家。”到了清代,还有人指出:“前明缙绅,虽素负清名者,其华屋园亭,佳城南亩,无不揽名胜,连阡陌。推原其故,皆系门生、故吏代为经营,非尽出己资也。”这些依靠“夺民利”而致富的“官豪势要之家”,不仅兼并大量土地,而且千方百计逃避应尽的纳税义务,有人公开抗拒不纳,有人一再拖欠,有人隐瞒税额。总其大要,不外掠夺、逃税两端,而非通过自己劳动所得,只是致富的手段有不同,有人一朝暴发,有人不断积累。
    第二类,依靠自己努力经营致富。这类致富者,大致有三种人,一种是大力经营新兴手工业(棉纺织业);一种是“改粮他种”,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商业性农业;再一种是弃农从商。这些情况,首先出现于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当时经济最发达的苏、松、杭、嘉、湖等处。而后,风气所及,影响巨大,把全国各地带动起来。
    如果说,第一类致富者主要是凭借权势,沿袭掠夺他人财富的传统手段富起来的,在性质上是阻碍社会前进的一种可耻、落后行为,那么,第二类的致富者则主要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显现时代本色,在性质上是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活动。
    了解了以上两类人起家致富及其途径与原因之后,对于在两极分化中的贫者是谁及其为何而贫,也就不难理解了。贫者固然多种多样,贫困的原因也不尽相同,但除了不可抗拒的自然原因,就人为因素而言,最主要的也是两类人。
    作为第一类富者的受害者、牺牲品,无疑是由于没有权势受到欺压、掠夺而失去土地的农民;与第二类富者相形见绌的,自然是那些思想保守、观念落伍,缺乏经济头脑,不善于进行多种经营,或者害怕艰苦的老农。
    贫富两极分化,也是一种社会风气。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变化而起伏。
    明中叶以前,整个说来,国家处于经济恢复和调整时期,生产发展缓慢,生活水平低下而单调,社会风气比较淳朴,价值取向、消费观念尚未明显改变,因而社会竞争不甚激烈,贫富两极分化尚不明显。明中叶以后,形势就大不一样了。这一时段,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和赋役改革“计亩征银”的出现,引来消费领域空前扩大,消费水平日益提高,思想意识和行为准则随之大变,社会风气从此日益腐败。当此之时,商品、金钱可以代替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凡是有市场价值的,都可以转化为货币和财富。同时,财富私有观念空前强烈,并在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纵欲思潮。人们纷纷以“奢华”为时尚。于是在一些人看来,只有拼命追逐财富,才能满足不断高涨的物质欲望和精神刺激,舍此别无选择。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缙绅势力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其剥削、掠夺的范围、种类与对象进一步扩展,手段与方式愈为凶残,或是明目张胆、假公济私,侵吞国家财产,或是“政以贿成”,贪污受贿。贫富两极分化从此进一步加快,形成一种互相争夺,贫富无定势的混乱局面。
    这种局面所造成的结果,是农村贫富差别更加悬殊。
    一方面,以土地为大宗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于以缙绅为代表的少数人手里。明末钱士升说:“缙绅豪右之家,大者千百万,中者百十万,以万计者不能枚举。”另一方面,更多的农民走向破产,沦为佃户、雇工、奴仆、无业游民。从明代后期(或明末清初)的文献资料里,人们看到当时全国各地佃户、雇工、奴仆、无业游民各色人等数量之多,及其去向和活动的记录骤然增多,原因就在于这一时期农民贫困的严重性,成为一个空前突出的社会和政治问题。不然,当时农村也不可能出现人口大分流。
    农村贫富两极分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像明代中后期涉及层面如此之广,贫富差别如此之大,则是前所未有的。通过这些现象,可以看到:第一,社会变动越激烈,贫富两极分化越快。明代社会大变动,始于成、弘,正、嘉以后步伐加快,至万历基本定型。是时经济繁荣,而风气败坏,贫富两极分化更加迅速,就是这种变动趋势的深刻反映。第二,经济文化发达区域,贫富差别可能更大。贫富两极分化,必有其经济基础和思想原因。明代经济文化发达之区,首推江南。江南为全国财赋重地,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今天下财货聚于京师,而半产于东南”,“国朝岁供军储四百万,大抵取给江南”。有明一代,代变风移,风气变化最快、思想最开放、最勇于开拓进取之地,在江南。而在明代中后期,农村社会矛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