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全球化时代世界历史的重
孔孟时代及对孔孟思想的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
民国时代的外交
边墙兴废与明清苗疆社会
河北境内的古地道遗迹与
最新热门    
 
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走向(之一)

时间:2009-7-24 13:46:52  来源:不详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甄等,在对心性空谈的批判中,在对晚明社会弊病的探寻中,在对国计民生实际社会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一些超越儒学传统观念的具有启蒙性质的新的政治思想和经济思想。在政治思想上,批判封建君主专制,主张众人共治、民众是天下的主体,要求对君权和政府权力加强舆论监督和制约,认为“凡为帝王者皆贼也”,君主是“天下之大害”,“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在经济思想上,抛弃流传久远的“重本抑末”论,提出“工商皆本”的革命性命题,为工商业发展制造舆论,为工商业者改变社会地位辩护。稍早的丘浚还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提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观点。

        三、晚明的政治腐败与经济繁荣

    完整地讲,明代政治既有积极力量,又有腐败力量,二者并存,此消彼长。明前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明中后期持续不断的改革,都是积极政治力量,它们在与腐败力量的斗争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进入明中后期以后,政治腐败日渐突出,贪贿公行,士风败坏;荒淫怠政,玩忽职守,党争不息,纪纲不振;兼并土地,转嫁赋役,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民不堪命。这些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阻碍力量。
    政治腐败日趋严重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其中有两点是很重要的。第一点,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大大刺激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欲望,于是他们便凭借政治权力和地位,通过贪污受贿和兼并欺隐搜刮钱财,以满足其奢华生活的需要。他们只知吞噬商品经济发展带来的文明成果,而不愿承担稳定社会的责任。这样,一方面是商品经济的空前发展,另一方面是政治腐败日益加重,形成鲜明的反差,构成一幅极不谐调的历史画面。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金钱关系和市场法则也凶猛地扩展到社会和政治生活领域,一切以金钱买卖关系为准则。封建统治阶级抵挡不住金钱、商品关系的侵袭,便大肆搜刮起来。嘉靖皇帝只要大臣为他修仙服务,而“不怪人要钱,贪夫从而和之”。臭名昭著的卖官宰相严嵩父子,有“钱痨”之称。万历皇帝“酒、色、财、气”俱全,滥派矿监税使到全国暴敛金银财宝。天启皇帝昏庸无能,阉党乱政。“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于是贪贿、兼并、奢靡之风便在士大夫和官绅间弥漫开来。
    第二点,封建统治阶级没有能力从根本上整治、削除本阶级的腐败,没有能力从根本上约束、扼制本阶级的贪欲。张居正改革是明中后期一次规模最大、力度最强、触动最深的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整治腐败。但是他死后,反改革腐朽势力把持朝政,改革遭到破坏,大部分改革成果,特别是整顿吏治的成果付之东流,此后直至明亡的半个世纪中再也没有出现具有重要意义的改革。这标志着明朝封建统治集团已经丧失自我调控能力,自万历中期以后,政治腐败已成不可阻止之势,社会阶级矛盾愈来愈尖锐,统治阶级分崩离析,再加上对天灾丧失抵抗能力,终于导致农民大起义的爆发和明朝的灭亡。史家称:“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中期以后,已出现“崩解之势”,是符合实际的。
    明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具有重要历史意义,但是它并没有能够巩固胜利成果。紧接着,清朝乘机而入,进行了半个世纪的征服战争。政治腐败及由其酿成的明末社会大动荡以及清初的民族压迫,使明中后期形成的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良好势头受到巨大打击和挫折。这个历史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