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清代史馆的人员设置与管
清代刑案中记录的蒙汗药
清代前期的官商
试论清代色情业的发展与
清代妖术恐慌及政府的对
清代的“家人”
清代八旗驻防将军兼统绿
论清代的人口流动和婚姻
清代前期历史中的几个问
清代档案确证李自成死于
最新热门    
 
清代理学的特点

时间:2009-7-24 13:46:52  来源:不详
贯之旨为前提,而先从心的方面下手焉,则阳明先生之说,正当吾膺之不暇者矣。”[15] (P575)刘师培也认同阳明心学,他在《中国民约精义》一书中认为王阳明的“良知”说和卢梭的“天赋人权”说相同,“天赋人权”是说人的“自由权秉于天”,而“良知亦秉于天”,所以可以说“良知即自由权”,“阳明著书虽未发明民权之理,然即良知之说推之,可得平等、自由之精理。今欲振中国之学风,其惟发明良知之说乎!”[16] (P585)他在《王学释疑》一文中说:
    阳明以大贤亚圣之资出于学术坏乱之后,而德行功业彪炳三百年。当其盛也,其学固风靡天下,然数传以后,宗朱者力诋之,至拟之洪水猛兽,此固所谓蚍蜉撼大树者矣。[17] (P333)
    蔡元培也称赞阳明心学,认为:
    孔子所谓我欲仁斯仁至,孟子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焉者,得阳明之说而其理益明。虽其依违古书之文字,针对末学之弊习,所揭言说,不必尽合于论理,然彼所注意者,本不在是。苟寻其本义,则其所以矫朱学末流之弊,促思想之自由,而励实践之勇气者,则其功固昭然不可掩也。[18] (P100)
    他对朱子学说虽也给以肯定,但多指摘其弊端,认为朱学“尤便于有权势者之所利用,此其所以得凭科举之势力而盛行于明以后也”。[18] (P93)蔡元培对朱、王学说的评价明显不同,实为扬王抑朱。他的《中国伦理学史》出版于1910年,是以新思想新体裁撰写的,它标志着理学从官方统治思想转为学者学术研究的对象。

        四、汉宋之争与兼采

    宋学与汉学既互相贬抑又兼采并蓄的关系问题,出现于清代,明代无之。明代的问题在理学内部,即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同室操戈”。二者之间的互相排斥延续到清代,晚清罗泽南书撰《姚江学辨》,以尊朱黜王。
    谈到清代汉学、宋学的关系,很容易想到所谓“汉宋之争”。的确,宗宋学者与宗汉学者之间存在着门户之见,甚至互相诋讥。如姚鼐视“程、朱犹吾父师”,为卫护程、朱,不仅攻驳非议程、朱之说者,且加以人身攻击:“其人生平不能为程、朱之行,而其意乃欲与程、朱争名,安得不为天之所恶。故毛大可、李刚主、程绵庄、戴东原,率皆身灭嗣绝。”[19] (再复简斋书,P78)但也不能因此情绪化之言辞而认为姚鼐完全排拒汉学。他攻驳程廷祚(字绵庄),却为其文集作序,序中虽仍不满其非议程、朱,但称赞他为“今世之一学者”,“观绵庄之立言,可谓好学深思,博闻强识者矣。”认为“绵庄书中所论《周礼》为东周人书,及解‘六宗’,辨《古文尚书》之伪,皆与鄙说不谋而合。”(注:姚鼐《程绵庄文集序》收入《惜抱轩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206-207页),但程廷祚《青溪集》卷首载姚鼐之序,与此内容甚有差异。姚氏《青溪集》序多称赞程廷祚,无不满其非议程、朱之辞,谓:“其心胸阔大,气魄雄毅,直欲自立于汉、、宋、明之后,以上接孟子之传。读之使人奋然而兴,信孟子所谓豪杰之士,绝去后来甚远。然其学虽与伊川、元晦有异,而究当于圣人之意旨,合乎天下之公心,非若舛异交争,好立纲宗者也。”二序所署时间均为嘉庆十五年,或收入《惜抱轩全集》时作了改易?)如所熟知,姚鼐主张合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为一事,不过其间有“大小”、“精粗”之别。他在《复蒋松如书》中说:“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则今之为学者之陋。……博闻强识以助宋君子之所遗则可也,以将跨越宋君子则不可也。”[19] (P73)可见姚鼐虽认为汉学“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但只能从属于宋学,不能跨越宋学。这种宋学为主汉学为辅的主张,反映了一般宗宋学者的思想。

   对于汉学家来说,其思路恰相反。汉学家如戴震也主张“合义理、考核、文章为一事”,[20] (戴东原先生年谱,P709)于此而论,与姚鼐所言相同。但汉学家强调的是考核,即训诂名物制度。戴震反对“歧故训、理义二之”,认为二者为一事,其进路在由明故训以明理义,指出:“故训明则古经明,古经明则贤人圣人之理义明,而我心之所同然者,乃因之而明。贤人圣人之理义非它,存乎典章制度者是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