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
最新热门    
 
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

时间:2009-7-24 13:46:58  来源:不详
sp;   从上述资料可以看到,这场瘟疫始于乾隆二十年的冬天,不过开始时还只是在个别地区出现,到第二年,随着米价的腾涌,整个社会饥荒程度加深,春天或春夏之交,随着气候的转暖,江南地区普遍出现疫情,特别是在江苏的苏州、松江、太仓、常州以及浙江的嘉兴等州府,几乎每个县都发生了瘟疫,镇江、江宁和湖州等府也有不少地区存在疫情。而处于江南边缘的宁波、绍兴受灾较轻。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毗邻嘉兴和湖州二府,而且拥有大都市杭州的杭州府未见有任何疫情的记载,然而,乾隆二十年的水灾,杭州府属各县均被波及,有些县,比如临安、于潜、新登等的县志中还出现了大歉、大祲之类的记载。(注:上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省(市)气象局,中央气象局研究所编《华东地区近五百年气候历史资料》,第4分册,第17页。) 所以,我们怀疑这种缺失很可能是由于资料造成的。根据笔者尽可能广泛的搜集,仍未找到雍正和乾隆年间杭州府任何可靠的疫情记录,但在当时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却有相关的记载。(注:参阅拙著《清代江南的瘟疫与社会——一项医疗社会史的研究》,第66页。) 据此,我想可以推测,杭州府的疫情尽管不见得非常严重,但还是有瘟疫发生,特别是紧邻嘉兴府的海宁、仁和诸县。这场瘟疫持续的时间,记载并不是十分明确,但从春夏大疫,入秋始息等说法来看,可知主要发生在春夏时节。结合其他一些记载,大概可以说,四五两月是这场瘟疫的高峰期,“过夏至病乃渐减”(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一○一《艺术》,第5册,第2586页。),“至八月始安”(注:顾公燮:《丹午笔记》,见苏州博物馆等编《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87页。)。第二年,高淳县有疫情发生,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我们还不能肯定其是否为这场瘟疫的余绪,不过就总体来说,到二十一年的秋冬,这场瘟疫就算过去了。
    关于这场瘟疫的性质,史料大都只是笼统地以“疫”、“大疫”、“疫疠”等称之,让人很难明了究竟为今日何种疾病。关于其症状,只有个别医书中对此有所记载,比如:
    因思先生于乾隆丙子岁,吴中疫行,大吏延主医局;蒇事后,承辑禹载周君《温热署疫》方书,刊行已久。疫行春夏之交,感受二者为多。是论实与温热方书相为表里,不可偏废者也。(注:薛雪:《湿热论·徐行序》,见《吴中医集·瘟病类》,江苏科技出版社1988年版,第163页。)
    乾隆乙亥冬,吴中大荒,途多饿莩,尸气绵亘。至丙子君相司令之际,遂起大疫。(注:邵登瀛:《温毒病论》,见《吴中医集·瘟病类》,第406、406页。)
    若丙子年之疫,初起无不微有自汗,汗出不解,继无不发斑,斑透不解,又无不下之,下之亦不即解,最后而得战汗、狂汗、自汗,乃稍解。然余邪达表,尚发白痧如,一病而全备诸症何哉?予细推之,是年之疫乃毒气深重之大疫,不可以常法据也。始无不自汗者,以手少阳三焦,是动则自汗出,气所生病也。(注:邵登瀛:《温毒病论》,见《吴中医集·瘟病类》,第406、406页。)
    另外,袁枚的《子不语》借瘟鬼之口录下了苏州赵太守治疗该次瘟疫的药方:“雷丸四两,飞金三十张,朱砂三钱,明矾一两,大黄四两,水法为丸,每服三钱。苏州太守赵文山以其方济人,无不活者。”(注:袁枚:《子不语》卷七《瘟鬼》,第152页。)
根据以上的说法,可知这场瘟疫主要由湿、热二邪引起,大体属于中医温病学中的暑温和湿温的范畴。根据现代中医学定义,暑温是感受暑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发病急骤,初起即见壮热、烦渴、汗多、脉洪等气分热盛症候。病机传变也较迅速,最易伤津耗气,且多闭窍动风之变。多发于夏暑当令之时。大致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急性传染病。(注:孟澍江主编:《温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64页。) 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初起具有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白腻,脉缓等主要症状。本病起病较缓,传变较慢,临床表现具有湿、热两方面的征候。伤寒、钩端螺旋体病、沙门氏菌属感染等病基本属于本病范围。(注:参阅孟澍江主编《温病学》,第75页;赵绍琴、胡定邦、刘景源编《温病纵横》,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年版,第214~215页。)
    据此,这场瘟疫可能包含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夏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这些疫病平常年份也有可能零星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