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雍正癸丑苏南大疫: 烂喉
最新热门    
 
大疫探论:以乾隆丙子江南大疫为例

时间:2009-7-24 13:46:58  来源:不详
发,但这一年,因为处于大灾之后,“毒气深重”,加之民众体质虚弱,遂致大面积爆发和大流行。

       三

    这次涉及范围甚广的瘟疫对当时社会带来的危害也十分明显。首当其冲的便是人口损减。在当时的史籍中有大量“死亡无算”、“死者枕藉”之类的记载。比如: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大疫,死者盈路。沈归愚先生诗:“故鬼连新鬼,招魂不返魂。”纪实也。(注:潘亦隽:《三松堂自订年谱》,第5a页,见《三松堂集》,同治九年刊本。)
    迨(乾隆)二十一年,自春迄夏,天行大作,民死者相枕藉。棺木无办,以盐包、芦席裹尸甚众。(注:民国《震泽县志续》卷五《艺能》,“集成·江苏”,第23册,第357页。)
    (乾隆)二十一年四五月中,瘟疫遍行,家无不病,病无不危。(注:光绪《周庄镇志》卷六《杂记》,乡镇志专辑第6册,第591页。)
    乾隆二十年己亥,吴下奇荒,丙子春,复遭大疫,大户犹可,小户有合门待毙者,……死者不可胜计。(注:同治《苏州府志》卷一四九《杂记》,“丛书”第5种,第6册,第3516页。)
    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知道,这次大疫造成了大量的人口死亡,并给时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但究竟死了多少?限于资料,可能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笔者曾就记载相对较多的苏州和丹徒地区做一个粗略的估算,认为疫死率大致在2%~3%之间,在一些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人口损失率最多也不会超过5%。(注:参阅拙稿《清代江南瘟疫对人口影响初探》,《中国人口科学》2001年第2期。)
    尽管如此,瘟疫给当时人带来的心理冲击依然很大。可能因为当年的灾荒较重,早在二十年秋七月,就有传言称“瘟疫将起,居民写三字粘门壁,云可厌祟,愚蠢相传,几于户遍”(注:诸畮香:《明斋小识》卷七,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版,第28册,第54页。)。瘟疫盛行后,一时人心惶惶,都尽可能地减少外出活动,以免被传染。比如,在苏州城内,“夏夜即闭户,鲜有乘凉者、斗殴者。亲友数日不见,则问安否?相见之下,惟谈鬼神事。”(注:顾公燮:《丹午笔记》,见苏州博物馆等编《丹午笔记·吴城日记·五石脂》,第187页。) 同时,二十年的冬天,可能是因为天气较为干燥的缘故,在一些农村出现所谓阴灯现象:
    乾隆二十年十一月初三日,南湖等处,夜有盗船屯集,高悬号灯,闪烁水面,荡漾而来。诸凡殷实之家,纠集勇壮,击柝鸣金,火枪弓弩,各为守御,惊惶累月,至有迁匿城中者。但至日间,毫无踪迹。迨二十一年,自春迄夏,天行大作。(注:嘉庆《贞丰里志》卷下《杂录》,第6册,第443页。)
    乾隆二十年冬月,夜间同里一方田野湖滨火光如炬,有人马舟帜之形,村人鸣锣竞逐,始疑盗起,乃聚散无常,知为阴兵也,弥月方息,明年春夏之交,疫病大起,死者无算。(注:嘉庆《(吴江)同里志》卷一一《杂录》,乡镇志专辑第12册,第79页。)
    由于这种不常见的现象出现之后,恰好发生了瘟疫,于是人们也就很自然地将这两者联系了起来,并找出历史的根据,认为“阴灯主疫,不独于今矣”(注:光绪《周庄镇志》卷六《杂记》,乡镇志专辑第6册,第591页。)。流言的出现,将一些自己不能理解的自然或社会现象“胡乱”联系在一起,在瘟疫盛行的年代,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对此,若以现代的观念来看,很容易视之为“迷信”,叱之为“愚昧”,但实际上,这正反映了普通民众心理的无助,同时,这也是他们寻找安慰的一种手段。无论何时,面对自然,人类总会有种种的无奈和迷惘,这样的行为,至少对当时来说,对缓解民众的心理压力和稳定社会秩序都可能不无益处。
    与对水旱等自然灾害的救济相比,国家对疫病的救疗基本缺乏制度性的规定。(注:参阅拙文《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初探——论清代国家和社会对瘟疫的反应》,《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 所以从国家的官书中,我们也很难发现国家对这次瘟疫采取过什么行动。不过,国家缺乏救疗疾病制度上的规定,并不是说国家会完全坐视不管,实际上养育民众、爱民如子乃是国家一再公开宣扬的教条,特别是对地方官府来说,长官乃“民之父母”,所以,子民染病,尽管他们没有这方面明确的责任,但只要有适当的资源可供调配,一般具有儒家道德信念的地方官大抵也会采取一些救治措施。在这次瘟疫中,有些地方文献谈到,有司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