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试论明代的州县吏治
灵光与曙光——从明代宗
试论明代宦官权力的扩张
明代的地方官制
明代官场——张居正 没
述明代戍卫长城之南兵
明代流刑考
明代大都督府略论
明代皇位继承中的监国
明代双籍进士的分布、流
最新热门    
 
明代方志地图编绘意向的初步考察(上)

时间:2009-7-24 13:47:04  来源:不详
之割据,丘圩之分列,贡赋转输,川陆所至,村社连络,鸡犬相闻,风气之淳厌,民情之勤惰,皆可鼓动之矣。古者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沟洫,卢中有伍之类,斯其义也。次之以昆山、常熟、嘉定分界者,则远近之相距,多寡之相扼,蜿蜒之相形,犬牙之相制,豪强不得以兼并,贪暴不得以多取,逋逃不得以遁匿,追捕不得以侵扰,慎其疆埸之事,严为瓯脱之防,则先王建邦启土,疆理天下,此其大端也。是故以率民物,以同(民)利,政教施为之(所),道化转移之机,有不疾而速之神,有不行而至之妙。知者观其图而玩其义,则思过半矣。是图也,其有裨于政也夫!作图考。
    然而无论是形象地认知地方的地理形势,还是了解地方民情风俗,以地生民,其表达的都是按图施治的主观意向,其陈述的阅读对象主要是努力服务于王朝统治的地方官吏。
    第四,明代方志地图的编绘者认为,地图的编绘不仅有利于直接的地方统治这一有形政治活动,而且在无形的意识形态方面同样具有重要的教化作用。嘉靖《重修如皋县志》卷首《如皋县志图志》云(注:此处篇题为笔者据文所加,这段文字附于原志舆图后,无文题。):
    作《周易》者必冠之先天,而作《易通》者亦首之以太极,是书之贵有图也,尚矣。皋诚小邑,要亦有江山之秀丽,而江海之茫洋载在斯乘也。苟不图之于编首其何使人开卷而了然耶。然非直以江海为观美已也。按县治图者可以使治民不入郑侠安上门图,按学校图者可以使校士多入仲淹百官图矣。则是图也,宁不其所阙者大乎噫。此萧相国所以不取金帛而必收图籍也。志如皋县志图。
    这段序文认为,地方志中的舆图不仅可以使人开卷有益,了解地方自然景观之美,其重要的作用则在于,通过县治图可以达到使人安分守己的风教效果,而学校图(儒学)则可以达到引导士风的作用。当然这只是明代士人对地图风教作用的一种陈述。“他们”对于地图的政治教化作用的认识是各不相同的,有着一定的差异。
    就政治教化的对象而言,上引《如皋县志图志》表达的是对治民、生徒的政治风教意向。一定程度上把普通百姓和学校儒生看作陈述的阅读对象。这种陈述在明代方志中虽然并不多见,尤其是把“治民”,即老百姓看作其陈述的阅读对象更为少见,不论其具体的实效,单就其陈述的意图来说,所表明的已经是一种不同的意识取向,值得我们体会。而嘉靖《漳平县志》卷首《漳平县图说》则陈述了通过地方舆图来启迪地方父母官仁爱勤政思想的主观意图。该文的作者用问答的表达形式来突出这一主题:
    或曰:敢问所以刻图者如何?余曰:孔子之重民,则于负版者而必式之。子朱子谓君子之于禽兽,施恩于见闻所及,则是图也,非吾民之所寓止者乎,非鸟兽草木之所附丽者乎?故阅是图者不独知固城池,谨山隘,熟邑之形胜而已。盖举目而漳之民物莫不悉于是具焉,则其仁爱之心岂不油然生乎。推而至于人民,育鸟兽若草木裕。实此图启之也。君子曰图方寸而得一邑之故为智,究图而使漳之民物各得其所为仁。仁、智县而治道毕矣。图信不可以不刻。
    第五,明代方志编绘者往往从地方政治的角度规定地方舆图编绘的图幅和次序,并对这种主观意向作了相应的陈述。明代方志中编绘的舆图数量和各种舆图在方志中的位置并没有固定的和统一的标准。就现存明代方志的舆图数量而言,目前还没有一个可靠的统计数据。依据对明代方志阅读的感性认识,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明代地方志没有绘制舆图。而在编绘舆图的方志中,其数量的差异相当大:从一、二幅到数十幅不等,甚至有多至百余幅者。但是方志中最基本的县志的舆图数量有相当一部分是按一定的程式编绘的,主要包括县境(疆域)、县治(县城)、官署、儒学这几类图,有些还包括地方景致图(一般是八景)。这种程式化的舆图编绘模式不仅表现在舆图的图幅数量和类型上,而且还表现在舆图所具体表述的内容和图例上。对于后者,范德《图绘明代中国:明代地方志插图研究》一文从帝国权力与文化建构的角度做了诠释。他认为:方志提供的地方图景显然已被学者们和下令刊行方志的官员们的关注点,预设和价值所涂抹,所以我们在其中发现许多一致因素,这些共同点向我们暗示作者们急于在更宏伟的明朝方略中为自己的地区要求一席之地(注:(美)范德(EdwardL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