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浮出水面的北一辉——有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
区域史研究的人文主义取
“恐怖主义”是历史范畴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
门罗主义的国际战略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
最新热门    
 
封建主义与德意志王权

时间:2009-7-24 13:47:05  来源:不详
8)而且由萨克森开始,城堡很快遍布全国各地。真正意义的城堡不仅仅是军事体系的基地,还成为实际生活中的权力中心[2] (P91—92)。可以说,城堡的普遍修建意味着以城堡为中心的地方政治单的普遍形成。这个时期,德意志王权外有罗马教廷的挑战,内有试图摆脱国王控制的教会贵族的反叛,而且萨利安王朝推行的旨在实现权力集中化的政策也遭到世俗贵族的强烈反抗。内外交困的王权已经失去了对建造城堡的控制权。这种权力落入地方伯爵手中,他们是城堡的真正主人。地方伯爵将一些城堡分封给自己的下属,跟他们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同时继续保有对这些城堡的控制权。结果,随着城堡的普遍兴起,德国各地开始形成以城堡为中心的、比较集中的封建伯爵权。
    11世纪后期德国封建化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教会的封建化。旷日持久的“主教授职权之争”带来的一个结果是《沃尔姆斯宗教和约》的签订,这是罗马教廷与德意志王廷互相妥协的产物[9] (P36—38)。和约使德国王权对教会的直接管辖转变成以封建关系为根据的某种控制。也就是说,《沃尔姆斯宗教和约》已经在理论上将王权与教会的关系视作封建关系。
    相对迟缓的德国封建化给王权的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这就需要分析封建关系显著成长之际王权面临的形势。旨在实现教会自治,教、俗分离甚至教权至上的教会改革运动,在11世纪中后期达到高潮,德国自身也出现了改革派教会机构和教会贵族[4] (P131)。这场运动势必挑战德国王权,“主教授职权之争”就是这种趋势的集中体现。封建化的发生有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但在一定意义上讲,正是授职权之争催生了德国的封建化。萨克森王朝的权威政治和萨利安王朝的某种集权化的高压政策,阻碍着封建等级金字塔的形成。授职权之争使王权面临空前挑战,王室一方面无暇顾及贵族的日益坐大,另一方面为全力对抗教廷不得不作些妥协。因此王权所处的被动局面客观上促成了贵族权势的扩张和贵族内部等级关系的形成。有学者曾指出:“授职权之争在德意志政治权力的平衡中导致了一场根本变化。”[3] (P135)德国封建主义的显著发展正是出现在德意志的政治天平开始倾斜之际,这是一种不利于王权的倾斜。由贵族而非国王主导的封建化当然不会加重国王的权力砝码。不仅如此,授职权之争和德国内部的封建化开始改变王权与教、俗贵族的固有关系,使王权面临着重新界定与教、俗贵族的关系这一新问题。
    还需强调的是,德国封建关系的迅速发展始于贵族的物质实力已有显著增强之际。11世纪以后德国的经济取得重大进步,耕地拓展、农业发展、人口增加,这一过程在德国历史上称作内部的殖民和开发。这是一个“静悄悄的”过程,贵族是这一过程的主导者,也就是这一过程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中的一些人成为强大的诸侯。这批人从12世纪起已经能够凭借强大的物质实力建立独立的地方权力中心,通过封建关系控制中小贵族,这为后来的诸侯领地国家奠定了基础。典型的就是策林根公爵家族在黑森林一带建立的“国家”[4] (P202)。《沃尔姆斯宗教和约》中有很多使诸侯受益的内容,这说明诸侯集团当时已经崛起。对此史学家评论道:授职权之争的“真正的胜利者既非国王也非教皇,而是诸侯集团”[3] (P135)。其实,这段评论本身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伴随授职权之争而发展起来的德国封建主义对王权和诸侯的不同作用。

     二

    相对于法国封建主义而言,德国封建主义只能说是一种未完成形态或非典型形态。作为西欧封建主义非核心区的德意志,其封建主义是打了很多折扣的。富尔昆认为:“领主制和封建主义并非像一张严密的网罩在德国身上。”[2] (P73—74)封建主义发展的不完善意味着封建化开始以后的德国社会仍存在大量的“太阳领”(Sonnenlehen),也就是自由地产,存在大量的自由贵族。他们是自己的土地的所有者或自认为是土地的所有者,而不是或不仅仅是采邑的持有者。即使在封建因素产生较早的巴伐利亚,很多贵族一方面持有公爵分封的采邑,另一方面仍保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主地。11世纪中后期德国封建主义发展起来以后,很多中、小贵族成为大贵族的封臣,但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