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略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
后现代主义与历史研究
浮出水面的北一辉——有
历史理论的新视野与自由
清末新政中的保守主义思
区域史研究的人文主义取
“恐怖主义”是历史范畴
论中世纪西欧封建主义的
门罗主义的国际战略启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
最新热门    
 
封建主义与德意志王权

时间:2009-7-24 13:47:05  来源:不详
大量的自主地仍然完好无损。这些地产没有伴随封建主义的发展而完全转变成采邑,很多贵族在持有采邑的同时仍然对自己原来的土地拥有完全的所有权[10] (P104—105)。特别是在德意志北部,不仅很多贵族拥有自主地产,而且保有一小块自主地的自由农民也不少见。直至13世纪初期,在德王奥托四世的军队中仍可找到很多服军役的萨克森自由民[8] (P313)。
    自主地产和自由贵族的存在,意味着国王和各级贵族间不能按封建关系形成比较严密的等级金字塔。德国封建主义的这一特点,使王权很难完全按封建法处理与诸侯的关系,进而约束诸侯集团,封建主义所具有的社会控制力和约束力也就很难得到充分实现。这一点在腓特烈一世的国内政策中表现得十分楚。

   “主教授职权之争”以后,德国社会迅速封建化。面对社会形势的变化,王权也在积极应变,努力调整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以求重新建立权力平衡。在此方面,霍亨斯陶芬王朝的腓特烈一世的国内政策最为典型。腓特烈国内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重新实现政府秩序和社会稳定,在封建关系的基础上稳固王权。他的基本政策是在王权与诸侯间引入封建法,以实现双方间的权力平衡和政治合作。他在1152年颁布的法令中已经明确传达出封建的概念:“从破坏和平的任何人的继承人那里没收的佃领地收归王室管理,但伯爵可以从国王这里领有它,将之作为采邑。”[4] (P246)1157年他首次宣布一条原则:王领的所有分封都具有封建性质,必须严格按封建法的规定处置,不经国王同意,不得作进一步处理。1158年他又要求所有封臣的效忠誓言中必须有效忠国王的内容,以维护国王在封建等级关系中的最高宗主地位[3] (P190)。腓特烈与其主要政敌狮子亨利的斗争,则是他运用封建法处理王权与诸侯间关系的一次比较成功的实践。
    狮子亨利是腓特烈当政时期德国最强大的诸侯。腓特烈当政后最初将意大利和罗马教廷事务置于首位,因而向国内诸侯特别是向亨利作出很大让步。亨利实力日增,权势日大,他甚至计划将萨克森建成完全由自己控制的一个统一的地区。面对亨利的逼人气势,腓特烈开始反击,双方围绕对戈斯拉尔的争夺展开斗争。12世纪70年代以后,亨利的独立倾向愈加明显,腓特烈则与教会联手要求亨利放弃对萨克森境内教会的控制并归还被他夺取的教产。亨利拒绝这些要求,腓特烈遂要求他到国王法庭受审,亨利拒绝接受审判,腓特烈最终宣布他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并从他手中剥夺了两处公爵领和大量采邑[3] (P187—189)。在整个事件过程中,封建法成为腓特烈手中对付违规封臣的一件利器,亨利最终因蔑视国王法庭而受到审判,并受到封建法的处罚。
    狮子亨利在1180年的垮台,表明腓特烈一世试图建立以国王为首的封建金字塔,这是一种封建秩序,是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一种秩序。按道理,如果腓特烈一世的封建法令能够得到顺利实施,那么在各自的领地内握有司法权的每一级贵族,都可以归入国王的总封臣(史称“总佃户”)或封臣的封臣,国王因而也就真正掌握了国家最高司法权[4] (P244)。但是,除了“亨利事件”之外,腓特烈的那些法令不过都是“原则”而已。德国诸侯拥有强大的物质实力特别是所谓“自主地”,独立意识很强,“自由”或“荣誉”感也十分强烈。德国封建主义发展的不完善使王权在事实上并不能完全按封建法处理王权与诸侯间的关系,王权更多的时候更像是诸侯集团内部关系的一个“调停人”。发生在腓特烈一世统治时期的另一事件,生动地展示了当时德国诸侯的行为准则和国王扮演的角色。
    1152年,康布雷主教尼古拉斯与兰德伯爵特奥德里克,因康布雷城的统治权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腓特烈一世把康布雷城的统治权授予佛兰德伯爵,康布雷主教在科隆、美因茨和特里尔三大主教及其他主教的支持下捍卫教会诸侯对康布雷城的统治权。当国王的令状在教、俗诸侯面前宣读时,康布雷主教公开指责令状内容违反公平和正义。在场的教会诸侯起而支持康布雷主教,世俗诸侯则支持佛兰德伯爵。在场的国王先是保持沉默,后来无奈,只得收回成命。这样做,又引起世俗诸侯的不满,国王一时难以平息事端。最终教会诸侯获胜。康布雷主教在事后为避免佛兰德伯爵的报复,又要求国王劝说伯爵停止争斗,主教的这一要求再次遭到一些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