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汉代的女权
反纳粹运动中的歌德勒团
“内外”之际与“秩序”
从台谏制度的运作看宋代
内外”之际与“秩序”格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
历史哲学危机时代的史学
关于叶利钦时代的若干思
宋代社会结构
最新热门    
 
宋代的科举与士风

时间:2009-7-24 13:47:07  来源:不详
气合,不动声色,致兹升平。四方协和,百度俱举,虽尧舜三代无以过之矣!”这段文字既歌颂高宗,又阿谀秦桧,似亦非有志节高行之士。(注:见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文海出版社影印本)卷一六六“三月辛酉条”。另参考不著编入《宋史全文》(元刻本)卷二十一同日之记事,其后又引《大事记》云:“秦桧子熺既为举首,又以其孙埙为举首,……进士榜中悉以其亲党居之,天下为之切齿。”又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学津讨原本)卷六更言“张孝祥为秦桧之馆客”。) 可见在权臣高压之下,读书人不应举则已,若已应举,又思中第,则非谄誉或逢迎权臣不可。幸而次年秦桧死了,形势才有些好转,但先前的十五年,科场的逢迎恶习太严重了。如殿中侍御史汤鹏举所说:“今科举之法名存实亡,或先期以出题目,或临时以取封号,或假名以入试场,或多金以结代笔,故孤寒远方士子不得预高中,而富贵之家子弟,常窃巍科。又况时相预差试官,以通私计。前榜省闱殿试,秦桧门客、孙儿、亲旧得占甲科,而知举、考试官皆得贵显,天下士子归怨国家。”[11] (绍兴二十六年正大辛亥年) 秦桧不仅操控朝臣之任免升黜,也掌握着新进士子的前途,皇帝竟成了傀儡。掌贡院者迎合大臣,出题目时常借用经传之言,以谀佞权相,如论伊尹、周公,则以时宰可媲美,全不究历代治乱兴亡,是以后生晚学皆不读史。士风败坏,仁义沦道德丧,以至于此!
    孝宗时代政治安定,没有权臣专政,而且学术兴盛,民生亦乐利,帝一直想恢复故土,只缘缺乏良将,士大夫亦不知兵,故难以如愿。乃于淳熙二年(1175)御试后面谕宰相:“欲令文士能射御,武臣知诗书。”乃于唱名后令新科进士比赛射艺,皆改穿戎服,各给六箭,可以自己衡量选弓,射中者以多寡推赏。[1](卷33,P301) 其意在倡导尚武精神,庶几能开一代新风气。历光宗至宁宗,道学甚盛,因为外戚韩侂胄反对宰相赵汝愚,而汝愚又荐引朱熹为侍讲,为侂胄所嫉恨,遂承袭秦桧之余续,指道学为伪学,强加禁绝。乃在庆元二年(1196)二月省试时贯彻实行。《通考》卷三十二载:“自韩侂胄袭秦桧故智,指道学为伪学,台臣附之,上章论列。诏榜朝堂。而刘德秀在省闱,奏疏,至云:伪学之魁,以匹夫窃人主之柄,鼓动天下,故文风未能丕变。请将录语之类并行除毁。既而叶翥上言:士狃于伪学,专习语录诡诞之说,《中庸》、《大学》之书,以文其非。有叶适《进卷》、陈傅良《待遇集》,士人传诵其文,每用辄效。请内自太学,外自州军学,各以月试合格前三名程文上御史台考察。太学以月、诸路以季,其有旧习不改,则坐学官、提学司之罪。是举也,语涉道学者皆不预选。”[1](卷32) 利用科场进行政治斗争,如此严厉执行,一时号为君子者,无不斥逐,此即贻祸无穷的庆元党禁。但助桀为恶的则为无耻的士大夫。刘时举论之说:“韩侂胄本武人,志在招权纳贿,除不附己而已,不能巧为说以网善类也。而士大夫嗜利无耻、或素为清议所摈者,乃教侂胄,言:凡相与为异者道学人也。……又为言:名道学则何罪?当名曰伪学。盖谓:贪黩放肆乃人真情,其廉洁好修者皆伪学也。于是,壬险狠猥薄无行之徒利其说之便,攘臂奋袂以攻伪干进,而学禁之祸酷矣!”[12](庆元二年正月庚寅条) 如此颠倒是非黑白,实在可怕,那么,如果贪生怕死也是真情,又有谁敢舍生取义呢?
    科举场屋乃是追逐名利之地,读书人有志于功名利禄,本为正常现象。有的读书人心存大孝,应举中第可以“扬名声,显父母”。要知中举中进士只是入仕的开端,而步入仕途后必须有所坚持,那就是心性之喜。君子与小人是不同的,不可能同官于朝。能出污泥而不染者,在任何时代总是有的。宋有天下320年,优宠士人,士之所以思报答者,就在于“以名节相高,廉耻相尚”。如北宋名臣范仲淹便倡言:“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大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在他的影响下,士风为之一变,士大夫间互相砥砺名节,也成就了仁宗庆历之盛。仁宗朝共亲试进士13次,得人最盛,神宗、哲宗时代的名臣,多是仁宗时中进士高第的,其言论行事尚多有所坚持,并不全以富贵显达为心。所以淳厚的士风毕竟是要靠居上位者涵养的。上之人如能以公取士,以诚待士,则士必以仁义相劝勉,各自忠于所事。朱熹的弟子李燔有言:“凡人不必待仕宦有位为职事方有功业,但随力到处有以及物,则功业矣!”[3](卷430,《李燔传》) 此正是范仲淹所说的不为良相,但为良医,良医时时惠及病人,不分贵贱亲疏,也是一项功业。所以叶适论科举之害,将“化天下之人为士尽以入官”列为其中之一。[13] 但科举之吸引士人,为时已久,“父兄以此督责,朋友以此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