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關於隋唐長安研究的幾點
苏秉琦重建中国古史框架
从往事的简单再现到大众
關於上博藏楚簡的幾點討
摩鄰,中国中世紀中國關
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
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
關於上海博物館所藏楚簡
最新热门    
 
重建關於「中國」的歷史論述

时间:2009-7-24 13:48:10  来源:不详
載林恕(林羅山的第二子)的序文中,就解釋「華夷變態」這個書名,說「崇禎登天,弘光陷虜,唐魯才保南隅,而韃虜橫行中原,是華變於夷之態也」,見《華夷變態》1頁,東洋文庫叢刊第十五,東方書店,東京,1981再版;又,日本的山鹿素行(1622-1685)在《謫居童問》中,也曾經說到日本的禮用人物自與聖人之道相合,所以應當將日本稱為本朝,把清帝國稱為「異朝」,這種思想被後來學者稱為「日本型華夷思想」,見桂島宣弘《思想史の十九世紀:他者としての德川日本》第八章,198頁,ぺりかん社,東京,1999。而著名的近松門左衛門所編 ,1715年演出的《國姓爺合戰》,則以鄭成功為基礎想像一個出身日本的唐(明)忠臣,驅除韃靼恢復國家的故事,更顯示了日本對滿清的敵意。 
22 今西龍《朝鮮古史の研究》146頁,國書刊行會,1970。  
23 《燕行紀事.聞見雜記上》,《燕行錄選集》下冊,644頁,成均館大學校,1960 。  
24 呂春盛《關於大陸學界》》「歷史上的中國」概念之討論》,載《台灣歷史學會通訊》第二期。  
25 杜正勝近年來的很多論著,其前提都是為了在政治上與文化上建立台灣認同,參看其《到「台灣」之路》,載《自由時報》1999年1月10日。(为现实需要服务的史学)  
26 比如黃秀政就指出台灣史研究本來是中國史的一個支流,但近二十年來,由於「區域史研究風氣的興起」,才逐漸蔚為大國的,黃秀政《台灣史研究》自序,轉引自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59頁,麥田出版,台北,2002。  
27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兼論台灣五十年來的史學發展》,《新史學》十三卷三期,39頁,台北,2002。   
28 關於同心圓理論的最新表達,參看《新新聞》924期(2004年11月18-24日)25頁,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回憶這一理論的提出,說「我開始不以歷史學家的角度,而是以全面性來思考,一個國家的公民對歷史應該有怎樣的態度和知識的思考」,也就是說,他的這種歷史同心圓的理論,不是從歷史研究,更主要的是從對於國民的歷史態度和知識的教育角度提出來的。  
29 這個說法當然在張光直論述古代中國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他說,在古代中國,城市與國家的形成過程中,政治程序,而不是技術、貿易等等是主要的動力,國家是「靠政治性的措施造成的」,見張光直《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載《中國青銅時代》480-483頁,三聯書店,北京,1999。(与上述施坚雅的理论的不同)(另外,参考史禄国关于enthno的变动性的论述) 
30 杜正勝《中國古代社會多元性與一統化的激蕩──特從政治與文化的交涉論》,《新史學》十一卷二期,2-3頁,38頁,台北,2000。  
31 杜正勝《舊傳統與新典範》,原載《慶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成立七十五周年演講會文集》,台北,史語所,2003年12月22日;正式文本,其後載於台北出版的《當代》,未見。  
32 台灣歷史學會編《認識中國史論文集》卷首,稻鄉出版社,台北,2000。   
33 同上,25頁。  
34 台灣的中國史論述,至今仍然是一個很敏感很熱鬧的話題,比如2003-2004年在台灣發生的高中歷史課程爭論,主要就是圍繞著(一)1500年以後的中國史是否應當納入世界史?(二)決定台灣地位的國際文獻中,即開羅宣言、波茨坦宣言、日華和約,關於台灣地位的表述何者的國際法位階比較重要?(三)中學應當兩年歷史課中,是否第一年先上台灣史等等問題展開的,而這些問題引申出來的一些話題相當刺激政治神經,就是說,對與台灣來說,中國是否「外國」,中國史是否「外國史」,國父孫中山是否「外國人」?參看許倬雲《我對史學爭議的看法》,《中國時報》2004年11月24日A15版。  
35 《元史》卷五十八《地理一》,1345頁,中華書局,1976。  
36 蕭啟慶《元朝的統一與統合──以漢地、江南為中心》,載《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2-194頁,他覺得,與其說元朝不僅是「中國」的「統一」,而且更重要的是「統合」,即「消彌構成國家的各部門──包

 << 上一页  [11] [12] [1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