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会员中心 在线投稿
| 网站首页 | 中国历史 | 世界历史 | 历史名人 | 教案试题 | 历史故事 | 考古发现 | 历史图片 | 收藏 | 社会
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历史千年 >> 教案试题 >> 历史论文 >> 正文
1992年以来“红卫兵”研
1905年前后的科举废止、
1905:终结的一年
“双百”方针1957年被中
九·一八事变后南京国民
建国初期的政府与私营工
钱穆与科学史学之离合关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
1962:中国对外政策“左
1949年以来中国乡村政权
最新热门    
 
1983年清史研究综述

时间:2009-7-24 13:48:11  来源:不详
农业之间、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之间的经济交流关系,活跃了国内市场,有利于某些地区和部门的资本主义的萌芽。韦庆远、鲁素的《清代前期的矿业和资本主义萌芽》(同上),认为清代康乾之际,我国矿业生产有了大发展,其原因是采用了“召商承办”所致。这些商办的矿业中,商品货币、雇佣劳动等都有发展,存在着明显的资本主义萌芽。王方中的《清代前期的盐法、盐商和盐业生产》(同上),指出清代盐法主要特点是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盐商控制盐的生产、运输、销售。在海盐,特别是淮盐中,盐商的巨额资本没有向组织生产转化,如果说淮盐中有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这种萌芽也只能产生于灶户的经济之中。而川盐情况相反,商业资本正在向产业资本转化。

                   二、政治制度

  李鸿的《明清科举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内蒙古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王道成的《清代的童试》、《清代的国子监》、《清代的乡试》(《文史知识》1983年第10—12期)都是论述清代科举制度的文章。李文认为此时的科举制度具有和以往不同的特点,主要是起消极的、反动的历史作用。王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清代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兴衰过程。徐艺圃的《试论康熙御门听政》(《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1期),认为康熙运用这一形式为有清一代处理政务开创了良好的传统作风,也是促成君主集权高度集中的有力措施。黄才庚的《清朝驿传简述》(《清史研究通讯》1983年第2期),指出清代驿传沿袭明制而有所发展,它以北京为中心,伸向全国各地,对加强中央集权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刘毓兰的《清代官员的罚俸制度》(《故宫博物院院刊》1983年第2期),指出清朝罚俸是惩处渎职、推诿、亏空钱粮的官吏的办法,这对于打击贪官污吏、整顿吏治,以巩固封建统治,是有一定作用的。李宪庆、白新良的《康、雍之际继嗣制度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3期),认为康、雍为了加强集权,经过复杂斗争,最后建立了秘密建储制度,把中央集权推向高峰。

                    三、八旗制度

  李新达的《关于满洲旗制和汉军旗制的始建时间问题》(《清史论从》第4辑),认为满洲旗制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汉军旗制创建于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郭成康等的《清入关前满洲八旗的固山额真》(《清史论丛》第4辑),认为当时固山额真(旗主)不仅管理本旗的军事、司法、经济、民政等一切事务,而且还同国君、贝勒组成最高统治集团,决定军政大计。因此,固山额真是一身二任的特殊人物,一方面是汗的管旗大臣,另一方面各隶本旗在旗内行使职权。郑玉英的《试论清初八旗蒙古问题》(《辽宁大学学报》1983年第l期),对八旗蒙古的编立、特点,以及“旗佐制”与“盟旗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八旗蒙古在清代八旗制度中占居重要地位,同时对满族的形成和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博克东的《八旗户籍制度初探》(《民族研究》1983年第6期),认为八旗户籍是以旗作为户籍单位,八旗户籍皆由都统厘定、使用和保管。到雍乾时期,旗人生计问题严重,于是进行户籍清查、整顿。以此来维护清王朝的根本利益。安双成的《顺康雍三朝八旗丁额浅析》(《历史挡案》1983年第2期)提供了新发现的允祥满文密奏.其中有顺治五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年八旗丁额详细记载,对清代八旗组织研究非常重要。

                    四、少数民族

  东北与内蒙地区。华立的《清代的满蒙联姻》(《民族研究》1983年第2期),认为满蒙联姻在努尔哈赤时代为发生阶段,皇太极至福临初年为发展阶段,康熙至乾隆趋于完善阶段,嘉庆以后至清末属因循保持阶段,其特点是以“姻好”巩固“盟好”,对清代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袁森坡的《康熙的北部边防政策与措施》(《清史论丛》第4辑),指出康熙设置木兰围场,推行盟旗制度,利用黄教,实行联姻、选派良将循吏等,加强对北疆的管辖,此外还救济蒙古各部、整顿蒙古草原,实行军屯等措施,于是发展和繁荣了塞外的经济,巩固了北部的边防。
  西北与新疆地区。马汝珩等的《略论准噶尔民族政权奠基人——巴图尔浑台吉》(《西北史地》1983年第4期)一文,比较全面地评价了巴图尔浑台吉的一生,充分肯定了他在协调厄鲁特蒙古和喀尔喀蒙古的关系、统一和加强准噶尔部、倡议并主持制定《蒙古厄鲁特法典》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文章指出,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Copyright 2006-2009 © www.lsqn.cn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千年 版权所有